2019-03-21 16:04:59無名

取回我們的注意力與時間

請說明何謂「注意力經濟」?「注意力經濟」這概念所提醒的轉變對於新聞媒體而言有何意義?對於要將資訊傳遞給大眾的政府機關而言有何意義?出自民國98年的〈新聞〉高考三級「新聞學」考題

時隔九年,中文版的《注意力商人:他們如何操弄人心?揭密媒體、廣告、群眾的角力戰》上市,作者吳修銘用說故事的方式呈現兩世紀以來的報紙、海報、廣播、電視到網際網路的「注意力商人」,如何透過免費的媒體收割閱聽人的注意力,再轉換成商業利益。

全書分五大部分:第一部〈當注意力成為商品〉共六章,談廣告的崛起到失控;第二部〈躲在家中也無法避免〉共七章,談廣播、電視進入私領域及注意力的反抗與革命;第三部〈電腦的商業潛力〉共三章,談網路社群的互動造成的操作制約;第四部〈現代萬神殿〉共三章,談名人效應;第五部〈網路是創作者的國度〉共九章,談網際網路因應新科技的吸金策略。

最有共鳴的是第二十三章〈人人爭相流連社群網站〉,內容提到「臉書並非呈現真實的自我,而是塑造出最好的那一面。」(頁447最吸引人的一點是提供慰藉:「如果你離不開它,……,而是為了跟其他人保持聯繫,想知道大家目前在做什麼,又不必花精神聊天。就這樣,原本只是想像中的社交樣貌逐漸變成了真實;『現實生活中』少有聯繫,卻常在網路上互動。」(頁448精準描述臉書造成的社交模式,我去年底關閉臉書,或許也隱含反抗如此社交模式的想法。

「與瀏覽網路相比,滑臉書更是缺乏意義與用處、更是浪費時間,只會讓人情緒低落。」(頁455)這是書中引用的研究結果,符合我的使用經驗,忍不住隔一段時間就想滑臉書,但未必能得到開心的訊息,而是看到反感、不悅的發文或留言。不斷出現的動態更新和爆炸的資訊量引發焦慮,不得不一一取消追蹤。而臉書強化自我美化的行為,也讓人對發文的「真實性」產生質疑。

第四章〈需求、品牌,與女性消費者〉提出「比起功能,與消費者的關係更重要」(頁101~102,意指廣告商透過聯想手法灌輸產品的特性和相關性,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認同感,而不是著重介紹產品的實用性能和品質優劣。想起剛落幕的316立委補選,有些選舉廣告手法亦是如此,灌輸候選人的特性和相關性,建立選民的認同感,遠重於宣傳候選人本身的條件和問政能力。

吳修銘在〈引言〉中指出,注意力是一種有限資源,而「我們的人生經驗取決於我們所關注的東西,不管是經過選擇或是被動接受既定的結果。」(頁23~24在〈後記〉呼籲讀者取回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即使做起來很困難。畢竟,查看電子郵件、臉書或其他社群媒體,隨意瀏覽新聞,點擊聳動的誘餌標題,或轉電視台殺時間等等,已是長期制約的習慣動作。

但只要想想「失敗了要付出多少代價」,或許就能堅持下去,作者舉例,原本只是要上網買個東西,「卻突然發現已經過了好幾個小時,不知道自己剛才做了什麼?」換句話說,原本完整的時間跟注意力被注意力商人打擾切割了,既然我們的生活取決於我們所關注的事物,我們就必須考慮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交出我們的注意力。

本書以「注意力商人」的概念貫穿傳播產業發展史,五百多頁的篇幅雖大,有別於教科書的小說筆法,草蛇灰線、伏脈千里,讀來意猶未盡、強力吸睛,可說是注意力商人的另一範例!

【圖:吳修銘著,黃庭敏譯,《注意力商人:他們如何操弄人心?揭密媒體、廣告、群眾的角力戰》。台北:天下雜誌,201842日初版,201918日初版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