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21:47:23無名

削地瓜

 

我在王鼎鈞的文章讀到「削地瓜」的故事,有人告訴他:

「華北的農民,冬天把地瓜(蕃薯)藏在地窖裏,春天拿出來吃。有些地瓜黴了、爛了,像生了瘡一樣,長了許多黑斑黑斑。農家的主婦用一把小刀,輕輕的把黑斑挖掉,又用一把大刀,把爛透了的一端削去。即使一塊地瓜有三分之二不能吃,她也不會把它整個丟掉。與人相處也該這樣,對方總有可取的地方,不要完全否定他。」(〈感恩見證──一個教徒的另類見解〉)

這個故事對我的影響很大,特別是在交友方面,我的朋友類型多元、差異極大,很難用同質或互補就可以解釋,某甲問我說,怎麼會跟某乙那麼好?他是能不接觸就不接觸。此時,我就會說「削地瓜」的故事,並加以延伸:如果因為地瓜有爛的地方就整個丟掉,那就沒東西吃了;如果因為一個人有某些缺點就不交往,那就沒啥朋友可交了。但也不是提倡來者不拒,畢竟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跟精力。

從交朋友到看人,人是立體的,不是平面、更不是一個點,只從一個點和面來評判,未免失之偏頗和武斷。選舉期間,各家新聞台的名嘴嘉賓或政治評論員品評參選人,讓我想起東漢末年興起的「月旦評」。然而,主張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為什麼那樣主張?同樣的,評論某人如何如何不是重點,重點是依據什麼前提評論?前提是否成立?如果前提無法成立,那推論跟結論就不值一聽了。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不必因為對方講了我們愛聽的話就加以肯定,也不必因為對方跟我們的立場相左就加以否定。換句話說,只要推論方法是客觀的,無論結果與自己的好惡是否相合,皆必須接受。不要用成見、情緒妄下結論,要依據客觀的條件,從各種角度分析、討論。

從上述角度看現在的政治評論,又有幾則值得花時間細看?

 

【圖:低頭便見水中天】

上一篇:「馬克」十年

下一篇:如空氣之自然

(悄悄話) 2019-02-05 14:18:12
(悄悄話) 2019-02-05 10:12:16
(悄悄話) 2018-11-15 09: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