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達人王髮膠──感恩接力棒之六
髮膠,王佳樺,20年的交情。高中三年同班,在每年重新編班的情況下,這不是件容易的事;高中同屬軍樂隊,他吹薩克斯風。若要往前追溯,我們小學就同校──金湖國小,隔壁班。國中他搬家轉到金城國中就讀,如果他沒轉學的話,說不定我們從國中一起在軍樂隊。
髮膠高中是不上髮膠的,只是當時因故需要塗一種藥膏在頭皮上,狀似上髮膠,某天被李胤宗同學大喊「髮膠」,從此成了他的綽號。
高一時,某次下課時間嬉鬧,我把他的手扭傷了。那時年輕好面子,不懂得認錯道歉,不知該怎麼處理僵局,尷尬了好一陣子。直到某次軍訓課上刺槍術,他主動遞了把木槍給我。有時候想,如果當時他沒主動釋出善意,那我們之後會是怎樣的關係?會不會有個結一直在心中?心裡有個坎過不去?感謝上帝感謝你,沒有讓這個如果發生。
上月底在國父紀念館看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一〉,〈第八場 情書〉阿嬤回應阿美:「阿嬤是感覺你講得真有理,嘎意一個人,若不緊給伊知,越一個頭,可能就是一世人的怨嘆……」我想不只是喜歡,感謝、道歉也要及時,一旦沒機會說了,都是遺憾。當然,讓對方知道未必只能用說的,具體行動也是可以讓對方感受到,甚至更強烈!而已經知道的事,還有說破的必要嗎?同是管樂人,相信髮膠能聽得出弦外之音。
高中畢業之後,除了同學會,我們不常連絡。
直到2010年的尾巴,當時我在立委陳福海國會辦公室工作,發了一個協調會的開會通知單,他代表出席,會後當晚聚餐。之後,回金門時就找他吃飯聊聊。
2014年的年終,我們成了同事,於是更常和在一起。
2015年1到4月常約爬山,除了他之外還有另外幾位朋友,後來我們成立了LINE群組,取名為「爬山跑步團」。那時跑步只有彥志跟我,佳樺是不參加的,即使他曾經連續兩年完成金門馬拉松的半馬賽,也曾為此勤練跑步。不跟我們跑步的他,平時的主要運動是壺鈴,早晚各一次。為了規律運動,他也規律起床,寫晨間日記、運動,然後在七點打電話訂早餐…。生活作息如此規律的朋友,我朋友間幾乎找不到第二人。
後來,我們從爬山改約看電影,佳樺看電影時,會自然地觀察拍攝與表現手法,還會思考深層意象與為何如此表達,但我們很少在映後討論。有時不免想,既然都是各看各的,幹嘛還要約同個時間去看呢?可是,一起經歷一些事,不正是增厚情誼的途徑之一嗎?
有時候距電影開場的時間尚早,我們會先去喝杯咖啡,看書。不同的是,我看紙本書,而他看電子書。他不僅看電子書,筆記還直接摘錄在Tumblr,並同步發表在臉書,是我們朋友間的3C達人。
佳樺喜歡喝咖啡,喜歡到自費赴台上課,最近在練習KONO手沖的技巧。他自費赴台上課的,除了咖啡,還有壺鈴、寫程式等等。願意在生活上工作上不斷提升自己、精進自己,由此可見,他是一個很認真的人。
認真是好事,但過猶不及,認真過頭就會用力過度,就少了些自然感,就會給人壓力、令人焦慮!有些事,算了吧!損人不利己,又何必堅持到底呢?
我不是在說你,是在自我提醒啦,如果你剛好也遇到類似情況,就加減參考吧!
【圖:髮膠同學】
同學畢業了還能在一起爬山、喝咖啡是很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