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復廻增」兩岸書聲重點摘要之六
【傳統現代兩不厭《陪他一段》蘇偉貞】
1. 張恆下車這一小段文字,[1]可以代表蘇偉貞小說語言的特色。她總是寫平凡的事件。她總是在具體描述中插入抽象的警語,提昇那事件,使之突然脫離了平凡。(頁151)
【有書如歌《有一首歌》席慕容】
2. 同一種題材引起的同一種感受,只要有人先一步成功的表現出來,後一步的人就擱筆了吧。讀者的記性有限,文評家的精力有限,誇張一點說,文學史的篇幅也有限,他們只能抓住一個最好的做代表。中國人一向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是我也相信巴爾札克傳下來的一句話:「在文學的國度裏是沒有中產階級的啊。」(頁175-176)
3. 作品是作者對人生的解釋。(頁177)
4. 一個老問題:究竟是歌好還是歌手好?究竟身邊瑣事的價值提高了,還是它本來不凡?(頁182)
5. 我對散文中的「反復廻增」最敏感,最有興味,也最希望有人能成功的加以運用。(頁189)
6. 「有一首歌」使用反復廻增已經臻於化境。這裏面有不少的變化與實例。說理,因反復鞭辟入裏;敘事,因反復而層次明晰;抒情,因反復而廻腸盪氣。有幾段文字,她甚至寫出來滿頁的回音和聲。她的一枝筆既含蓄又淺顯,既委婉又迫切,既激動又平易,既一針見血又十面設伏,「反復」到此可以嘆為觀止了。(頁190)
【挑燈說傳奇《停車暫借問:趙寧靜的傳奇》鍾曉陽】
7. 小說是鋪陳一個連續的複雜的事件,是一種放大術,動輒數萬字乃至數十萬字,它依賴散文的語言,猶如當年蓋高堂大廳依賴合抱的大木、厚重的石材。(頁191)
8. 越是好文章,讀者越期望能回味一點什麼,思索一些什麼。(頁202)
9. 也許,紅樓夢的偉大是後人造成的,是讀紅樓的人造成的,是紅學專家造成的,一代又一代的人像挖礦一樣向裏頭找東西,或者像租保險箱似的把東西放進去。(頁203)
10. 就算是比附吧,至少,像紅樓夢,有讓人比附的可能,這「可能」也許就是它了不起的地方。(頁203)
11. 莫泊桑還曾在黯淡人生的結尾昭告讀者「人生不像你所想的那樣好,也不像你所想的那樣壞」,一下子提昇了小說的境界。趙寧靜呢,她要說什麼?(頁206)
【「船山漫話」引起的漫話《美國生活.中國情節》文船山】
12. 美國是一「特殊」的國家,鼓勵外來移民保存其固有文化。一個中國人,縱然處處比白人優勝,倘若對中國歷史文化語言文字茫然無知,人家還是瞧不起他。中國人固然要融入美國社會,同時也要「保持華人的獨特氣質」(文船山語)。(頁212)
[1] 「公車一過安和大樓,張恒急忙抽身拉鈴,別人的前途他沒意見,到了站他就要下車,連續衝過一排排倒掛着的乘客——」
【圖:王鼎鈞著,《兩岸書聲》,台北:爾雅,1990年11月10日初版,1991年2月10三印。】
上一篇:「文摘」兩岸書聲重點摘要之五
下一篇:階梯
想起高德曼
文學創作是為了在不平衡的世間
取得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