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9 10:04:55堂本小餅乾

小餅乾月曜日報(186)-惡意


雖然是中文,但是從頭到尾讓我摸不著犯罪動機的書。
對人的恨意能夠多深厚、多漫長呢?到底是出自怨恨抑或是單純的「惡意」?
『悪意』是東野圭吾於1996年開始連載的小說,2001年正式出版成書,這是加賀恭一郎系列的第四本小說。
這本書的內容是以兩個人的手札交織而成的,一個就是兒童文學作家野野口修,另外一個就是系列主角加賀恭一郎。內容敘述野野口修的童年好友日高邦彥,也是一位暢銷作家,即將與新婚妻子移民至加拿大。某天野野口接到日高的電話,有點事想和他商量,於是野野口就來到了日高家。但是日高家像是沒人在的樣子,野野口只好打電話給日高的妻子理惠請她來開門,兩人進屋之後才發現日高倒在漆黑一片的房間裡,早已氣絕多時。
加賀到案發現場調查時,碰巧是野野口的舊識,兩人曾在同一間國中擔任老師,不過加賀因為10年前的一件事情而黯然離職當起警察,野野口也因為專心於寫作生涯而於幾年前辭去教職,兩人竟在兇案現場重逢。由於野野口是第一發現人,所以他打算將這些事情詳細地記錄下來,加賀將他的筆記仔細研究之下發現案子有許多疑點,加賀肯定野野口是兇手。
根據推測的死亡時間,日高應該是在傍晚5點-6點之間遇害的,但是野野口卻供稱在6點半的時候接到日高的來電,雖然當時有出版社的編輯在一旁作證有電話,但無法證明是否為日高本人所打的。另外,編輯說野野口一向都是以傳真交稿,案發當天卻特地將編輯叫來家中,並且還和編輯一同到附近的餐廳用餐,都似乎是為了犯案所做的準備。而且在理惠到達家裡之前的這段時間當中,雖然野野口刻意營造出自己的不在場證明,但還是有可疑的地方,加賀將野野口鎖定為犯人,但是野野口對這一切保持沉默。
警方於是開始大舉搜查野野口的住處,並開始調查與野野口相關的人等。加賀等人在野野口的住處發現女用的圍裙、與野野口登記為夫妻打算出去旅遊的申請表還有一條貴重的女用項鍊,加賀猜測野野口應該曾經跟過某人交往才對,但是在野野口的住處除了上述三樣東西之外,並無發現其他女性用品的痕跡,也沒有照片,但是野野口對於這種情況依舊三緘其口。警方再度進入野野口住處搜查,假設自己會將愛人的照片藏在何處的加賀,在野野口平時工作的打字機旁邊的廣辭苑字典中找到一張女人的相片,經過理惠證實,影中人是日高因車禍過世的前妻初美。
這下被抓到痛處的野野口只好將事實全盤托出,野野口在幾年前與日高這個童年玩伴重逢,他覺得同樣對寫作有興趣的兩人,不但可以互相切磋,擁有高知名度的日高應該也能在這方面提攜他,所以將自己寫的小說初稿寄給日高,想請他給些意見之外,還能夠幫他介紹出版社,但是日高遲遲沒有回音。直到幾個月之後,日高才請野野口至家中一聚,然而此次的見面,野野口就被日高的妻子初美給深深地吸引住,另一方面日高將野野口所寫的小說批評得一文不值,野野口為了爭取成為作家的機會,答應日高再寫第二部小說讓日高指教。
但是壓力過大的野野口竟然在撰寫第二部小說時病倒了,此時初美至野野口的住處探望他,並幫他整理家務。初美告訴野野口,日高對於野野口的作品不懷好意,要野野口多提防日高這個人,兩人不倫的關係也從此開始。野野口與初美真心相愛,對於自己的作品落入日高的手中絲毫不介意,只要能和初美在一起就心滿意足,但是初美瞭解日高,他不是那種會輕易放手的人,於是兩人決定合謀殺害日高。兩人多次演練之後,決定由初美在飲料中放入安眠藥,然後野野口從工作室的窗口進入以刀子殺害日高。豈知行動當晚,日高竟然沒有被安眠藥迷昏,他識破了野野口的計謀,不但將沾有指紋的刀子收藏起來,還在院子裡架設錄影機全程拍下野野口的作案過程。日高以這些證據要脅野野口成為自己的影子作家,將野野口從大學時期的構想筆記全都變成自己所寫的暢銷書。野野口除了怕自己的預謀殺人的事情被發現,也害怕與初美不倫的關係曝光,只好忍氣吞聲做著日高的代筆人。但是初美對兩人不倫的關係心中產生愧疚,因此在某晚外出購物的時候,被大卡車撞死。大家都覺得以初美如此謹慎的人,會發生意外應該是有心事所造成的,但是野野口認為初美的死可能是自殺或是被日高所殺害,再加上野野口得知自己身患絕症,才下定決心殺掉日高。
雖然野野口是如此描述整件案子,但是加賀心中卻還是疑點重重,野野口曾在案件紀錄筆記中描述日高是個冷酷無情的人,不只是在求學時代就是個會欺負別人的孩子,連長大之後對住家附近的小動物也是毫不客氣說殺就殺,然而這只不過都是野野口的片面之詞,日高早已身亡,可說是死無對證,加賀決定從兩人求學時代與野野口擔任國中老師的周遭同學、朋友調查起。調查之後發現許多模稜兩可的地方,野野口曾說以前求學時被欺負得很慘,還說日高也是欺負人的其中之一,但是同學們則說野野口曾經被欺負過,但也只是很短的時間,他隨即投靠了欺負陣營,反而是日高樂於助人又不服輸的個性,才總是被人欺負得很慘。另一方面,日高曾將當時帶頭欺負人的故事寫成小說,雖然是小說其實故事內容都是根據事實寫成,書中曾寫道關於那人曾強暴女校學生的事情,當事人已經過世,但是家屬一直針對小說內容進行抗議,希望日高能夠全面回收改寫。這段往事插曲引起了加賀的注意,幾經詢問之下加賀發現當年的強暴事件另有內幕,帶頭欺負人的確強暴了女學生,但是他也將當時強暴的過程以相機拍攝下來,相片輾轉到了另一個同學的手上,而日高在撰寫那本小說時也曾取得那張相片,相片的內容清楚指出野野口就是幫忙強暴的幫凶之一。
所以之前野野口所供稱的:1.與日高妻子初美有不倫關係2.成為日高的代筆影子作家3.日高是個冷酷無情的人等等,全都是野野口自己捏造出來的。這個虛構的犯罪動機,使得被害人日高雖然被殺,但是世人的眼光卻一點也不同情他;使得加害人野野口,雖然殺了最好的朋友+恩人,但是世人卻對他投以同情的焦點。好在有加賀,貌似真相的背後才是真相,野野口嫉妒日高,他嫉妒日高從學生時代就是個處於光明面的人-雖然不斷被欺負-而這樣的人竟然沒被打敗,出社會之後也成為家喻戶曉的作家,擁有美滿的生活。於是野野口想讓日高的這一切化為烏有,作品化為烏有、生活化為烏有、名聲也化為烏有,而且日高已死,沒有人會為這一切說出真相與辯解,野野口最主要的動機就是要抹去當年自己參一腳的強暴事件,順便抹殺日高的生命與社會地位,也能避免當年的事件曝光。如此繞遠路、污衊過世之人名聲、動機不純正的惡意犯罪,讓人無法同情犯人,可以加倍量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