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28 20:05:00小魚兒
詩人在歲月的流轉裡--愁予詩研究(五)
愁予從一九四七年發表處女作迄今,逾半世紀的創作生涯,目前在台灣出版了七本詩集:有《夢土上》、《衣缽》、《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刺繡的歌謠》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作品合計三百五十八首 。他的詩有著詩人自己獨特的風格,以抒情浪漫著稱,創造了令眾多讀者耳熟能詳的詩句。詩人在歲月的流轉裡,創作的風格也有所轉變。
一九七三年,楊牧在<鄭愁予傳奇> 裡就對他的詩風轉變做了說明,大抵以一九五七年為界線分成了二期: 在一九五七年以前,亦即愁予二十五歲以前,他的語言是和 緩的,陰性的,甚至可以說是傳統地「詩的」。這以後,幾 乎以「窗外的女奴」一詩開始,愁予突然蓄意放棄他陰性的 語言,努力塑造陽性的新語言。 一九八七年,孟樊在<浪子意識的變奏-讀鄭愁予的詩> 中,將他的詩風分為兩個階段: 鄭愁予的創作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五六0年代為一個時 期;七0年代以後為另一個時期。前一個時期,主要詩作皆 已收錄在「鄭愁予詩選」(志文版、洪範版)中;後一個時 期,詩人的作品全收集在他去了美國之後所出版的「燕人 行」、「雪的可能」兩本詩集裡。 一九八八年,林路在<臺灣詩人鄭愁予的創作道路及風格論> 一文中,以一九六八年愁予赴美為界線,分成了早期和後期: 到美國以後,詩人漸漸認識到前一時期詩歌創作上的弱點, 並增強了一種社會的使命感。……早期的詩人對藝術的追求 是朦朧不定的,所以才導致他以後進入象牙之塔而差點迷 途;後期的詩人則是一個清醒的探索者,他既不滿意於曾有 過的遠離現實的偏激,又深感藝術技巧的不成熟不足以表達 人生。 一九九四年,王晉民在《臺灣當代文學史》 一書中,專章介紹愁予的詩,提到詩風的轉變,他說: 一九五六年,台灣的現代詩運動正式開始。作為運動的倡導 者紀弦的詩友,鄭愁予不可能不受到風潮的衝擊。他試圖調 整自己的聲音。陰柔的語言逐步向陽剛轉化,漸趨硬起來。 自《醉溪流域》開始滋變,而到一九六三年的《草生原》達 到高潮。……他結集出版的詩集有《燕人行》、《雪的可能》、 《刺繡的歌謠》、《蒔花剎那》。 從語言上看,他仿佛又回到 了他的早期,陰柔和緩。但其實已不再是早期的愁予, 矜 持和浪漫情致已逐漸為成熟所替代,陰柔之外,多了凝重。 一九九六年,沈奇在<美麗的錯位──鄭愁予論> 一文中則是較全面性的分成了早期、中期與晚近作品三期: 詩人在結束前期十八年卓異非凡的創作生涯後,隨即赴美游 學講學而客居他鄉至今。其間曾停筆多年,至一九八0年復 推出新集《燕人行》,八五年推出《雪的可能》一集,可謂其 中期之作,九三年推出晚近作品集《寂寞的人坐著看花》。 以上各家的分期,概括的描繪出詩人數十年來創作的軌跡,在詩風的轉變中,他不斷的在創造藝術的高峰。愁予的詩由年輕時的浪漫感性,到了中年受西方文學的影響轉為知性內斂,晚近的作品則展現出道家的豁達與不經意的禪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