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4 16:00:03郁ㄦ

北醫恩友第37屆福音隊@司馬庫斯、鎮西堡


瓜瓜給我的

就是家人的照片:)

轉眼福音隊就過去兩個月了

大家的心也漸漸的癒合

不知道是不是仍然期待一個回應一絲歉疚

就算是一點點也好

不過也罷

我們有祢就一無所缺:)

 

===================================

   今年司馬庫斯和鎮西堡沒有滿佈的星空,有的是午後密佈的雲大片大片的遮住了遠方向晚的藍天,所幸總能有幾顆星避過惱人的陰影,在厚重的雲層中間給人一絲恩典般的沁涼。

    

   大半年來,對籌備著福音隊的我們來說,在思考著如何將好消息帶到山上以先,也真正體會了福音的真實與和睦這功課的刻骨銘心。「唯有祂是我們的和睦。」若不是本於祂、藉著祂也為了祂,我們之間哪有和睦?才知道自己的耐性、能力是多麼渺小的,過去的服事經驗中有太多的人幫浦著我,在我灰心失望、無助的時候提醒我恩典夠用,而如今是我給予的時候。靈修的頭銜是令人禁不起的,每一次的領會、晨更,深知道我與祢的關係就這麼赤裸裸的展現在眾人眼前,不是任何的經驗、技巧、好聽的詩歌可以掩飾,我認識祢幾分、愛祢幾分,我所傳講所唱的就有幾分真實,我怎能不謹慎。

    

   但我也知道,整整半年祢是用何其多的恩典與我同工,支撐我來服事祢,服事同工。好多次的組長會前,眼看著人與人之間的問題感到著急時,禱告中的靈光乍現構成一次次會前禱告會的主題,我深知道這全是祢所給的信息,讓我們一起聽著也學著,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有一點跌跌撞撞有一點辛苦,籌備走到六月時總算是熬出了個該有的分寸,我拿捏著溝通所需的語彙,衡量著自己的角色。我知道這一回的功課有多麼進退維谷,有時也不停向神向人抱怨著:「這個太難了我不會。」但當我回想起過去的自己是如何被許許多多的屬靈長輩拉拔長大,多少人等待我支持我作我的後盾時,每一個委屈難過的日子漸漸可以像是在說:「如今的功課不同。」是阿,甚麼美好的服事經驗我沒有嚐過?我豈不知服事祢本來就是有苦有甜嗎?我甚至沒有一點耐心成為別人的後盾嗎?我知祢牽著我的手,帶領我學習引導和穩重,並且祢愛我不在乎我的一言一行,或我是否真成為了那個被期待的模樣,只在乎我是我,那個祢親手造的寶貝小女孩。

    

   我想和好確實有一個意思是恢復,恢復我們與神正確的關係之後,還要恢復正常的相處。禱告、讀神的話或許就該像呼吸、喝水一樣,融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不常是缺氧了才呼吸渴了才喝水,那是每日的理所當然,否則我們無以為繼。當然,就像口渴總是漸漸的,辛勤工作時可能忘記喝水,疲累不堪時也可能忘記,但或許就是聖靈微小的提醒,心中低吟:「主阿祢來幫助我們。」眼睛頓時也明亮起來。用我如此有限的智識、讀過的作品及對祢的體會所編織成的這一切,願它堪成為一個開始,但願每個人在晨更晚禱中喜歡和祢正常相處的甜蜜,知道有祢的話開始及相隨的一天是何等幸福,因而想要延續下去。

    

   在準備期行前訓中最快樂的事情之一是聽學長姊的分享,不論是述說上帝過去在北醫團契所賜的恩典,或是在每位學長姊生命中的轉變,曾被以為會存到永久的制度早已不知所蹤,那些曾被一次改變的生命卻永遠的轉向了。我真不知神的奇恩為何臨到我身,但我是何等驚喜能與北醫團契一屆又一屆的學長姊們同享福音改變生命不朽之大能。在將離開大學的此刻更加篤定了,那才是我們要一生訴說的。

    

   籌備過程中很喜歡跟97的大家近距離的相處,在同工之中彼此激盪,彼此激勵,更從你們身上學習。還記得慶生的刮鬍泡時光,帕米爾的瘋狂點菜和五餅二魚,當然也記得在委屈、不安與怒氣中一起禱告。漸漸看到存於我們相處之間的那一分直率,因著愛的緣故可以被磨合,可以被調整,我深知主將祂的愛賜給我們。

     

   很快的學期過去,來到了準備期,準備期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在每天的流程中,大家彼此合作互相補上不足的時候吧!正因為意外有時,才知道恩典的承載力,我看見我們的合一,有一樣的目標、一樣的愛心,或許大家心裡惱火得很,但在砲聲隆隆之中我卻覺得有些甘甜,這是傳福音的團隊,要給軟弱的肢體加上俊美。

    

   行前訓之中我們更加熟練,也更瞭解彼此的動態,更有默契。謝謝96夥伴們的參與和陪伴,看到你們就是有說不出的安心,謝謝你們拍拍我、抱抱我、告訴我「上山後一切就會越來越好」、「有什麼需要幫忙不要客氣」。看著大隊漸漸進入狀況,不安定的心也漸漸踏實了。謝謝得懿在最後一天一口答應幫忙司庫隊的司時兼代理隊長,更在當中成為安定的力量,你能屈能伸的服事生命是我們眾人的榜樣:)。最感動的是跟星翔討論醫療組晨更的一串火花,真的是神賜下點子賜下共鳴,讓那打從心底感動我們的愛和渴望化成生活的語言,基督教的真理不能只是一套毫無瑕疵的邏輯,它是呼應我們天生的期待和缺憾,終要領我們回家。

     

   上山當天有好多的臨危授命,感謝神我們也都走過來了,還記得到鎮西堡教會中要開始開會禮拜時,心裡有好多的緊張和壓力,謝謝孝之哥在禮拜後的安慰:「別擔心,我感受得到神在動工,我們就盡力去作。」我知道神就在我們當中,但卻不總是真的知道。

    

   第二天晨更聽了醫療組大家的生命曲線,也分享了自己的,每條生命曲線高高低低,現在可以笑著回憶的過往都是苦不堪言的從前,人生旅途有那麼多的險惡和遺憾,我們真是需要挪亞的羅盤。離開鎮西堡當大維口中的小飛女前往司庫時,熟悉的路途與車子我竟有莫名的疏離感,我知道我快要離開卻還在這裡,品嘗著怎麼也嫌不夠的團契生活;我離開這裡去到那裡,過個兩天再回來,結果就是兩邊都無法完全的生活與體會。我以為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服事就不是為了自己的喜好,但在兩地往來奔馳和提早下山實習夾擊之下,竟仍有那麼一點點的不甘願。不過甫一下車,司庫熟悉的景色環繞身邊時,計較的心情也無影無蹤了,只願把握所擁有的此刻。

     

   不知道是誰跟我聊到,畢業後的我們,若再回到司庫來作個觀光客,會不會有莫名的疏離感呢?在餐廳吃完飯後會不會仍舊想要挽起袖子收拾,入夜經過熟悉的小屋前會不會想要登門拜訪,或者坐在籃球架下懷念觀戰北醫v.s.部落青年的時光?角色、年級不同,所看出去的福音隊也真的是大不同了,越來越會放在心上的是,這些因著更深認識而發現沒有那麼可愛的居民,可以怎麼樣真正的與祢和好,以至於和他們的族人和好呢?

    

   當天下午接到育誠學長後,與得懿、育誠學長在民宿房間中聊了好久,六年來,關於這個部落,我們似乎已經瞭解了許多,卻發現仍然不夠,到底我們這樣一年一次的來,真的能帶來甚麼樣的影響嗎?我們現在所作的是他們最需要的嗎?以我們這個團隊的特性,有更該作的事嗎?有更好的方法嗎?有比我們更適合的單位嗎?我們還能多做甚麼嗎?每一年都問著,又因著學生團契的流動性而有所限制,我們走到了一個交界之處,建立起了不容易的關係,真的好想再跨出一步。下午的分享也引起了好多的迴響,或許我們的創造力有朝一日也能為神所用。

    

   不同於去年的家訪,今年的感受更像是探訪久未謀面的老朋友,有時真是希望能多聊些甚麼,但是畢竟太久不見,那麼多的關心濃縮成了微笑和普通的問候。今年一起家訪的有去年同組的仁傑,筱箴、佩瑩則是第一次家訪,介紹新成員、關心家人的狀況,一年一年的來,似乎也沒有太多的改變,馬賽的胃仍然不好,肌肉痠痛也不見緩解,人還是一樣風趣,在彷彿一成不變的生活中想要找些樂趣,嚷嚷說要開始練習畫畫,還畫了仁傑一張。不過,Modo畢業去當兵了,家中又即將有新生命誕生,或許會為這個家寫下新的一頁。探訪結束我們一起禱告,但願不只從父母來的信仰,而是耶穌基督的愛真實撼動這個家中的每一個人。還記得某一天晚上家訪到非共營的家庭,正是司馬庫斯紀錄片中,被描繪成反派角色的那位居民的家,是他的妻子接待我們,與我們聊了好久好久,陪伴我們去的育誠學長從當中詢問了許多關於共營制度是如何影響部落的發展、造成隔閡,十幾年來部落是如何的變動。我從育誠學長眼中看到對人真正的關心,他不斷問著支持共營的長老們是如何使非共營的信徒們對教會卻步,積極的討論著牧師可以採取甚麼行動挽回他們對信仰的熱誠。探訪後學長也將所看所聽的帶回團契,不知道兩邊居民都還算信任熟悉的學生團契是不是有什麼可以著力的地方。

    

   福音隊常有一種沈澱人心的功能,在心無旁騖的山上,自己信仰的問題、重擔和對生命的疑惑,會毫無遮掩的顯現出來,我們開始問問題,互相解答,每當看到有人對這位神開始提問,我總在心中默默禱告著,神阿,山下好多好多的東西會迷眩我們的雙眼,但願來到這裡我們可以倒空一顆心來容納祢的愛。不知不覺,每一年上帝陶塑我們的生命,看到每個人都有了改變,隊期間尤其明顯,真的好奇妙呢!

    

某天晚上跟Lulu吃的宵夜更是最好的驚喜了,知道神在我們單純的年歲激動我們愛祂的心、服事祂的心,覺得好快樂,果然孝之哥說的是,看到人的成長和改變,福音的大能便不言自明了:)

    

   小飛女後來又飛回了鎮西堡,聽你們說這幾天的故事,像是替代的尿布和全職保姆XD,幾組不分你我的互相幫忙,就像一個身子。看到每個人疲累卻滿足的笑容,我知道在每個人與祢的故事中,這又是新的一頁。有的人邁向了另一個里程碑,有的人刺激過度需要些調適和休息,但我喜歡這麼多的變動,讓我們的信仰總是裝了一口袋的故事好向人述說。星期六育誠學長再一次的分享引起的是不同的火花,我相信在與部落相處了幾天之後,我們心中對他們的需要是熱誠、有畫面而充滿愛的,願我們服事不會是讓小孩子們開心三天後回去哭三個禮拜,並且對他們的老師失望三年,因為真正的愛是負責任的,不是丟了糖果就離開的聖誕老人,而是以陪伴和真正的瞭解與他們同度人生的風浪。說真的我不知道以一個學生團契的能力,要關心一個甚至兩個部落的生活和信仰會不會只是夢一場,但是當初會回到司庫就是知道愛要負責任,就算是離開也要好好的走。

    

   在司庫的分享中育誠學長讀了一首晏陽初的詩給我們聽,好清晰的畫面,是每個服事人的人都擁有的嚮往:     

Development Credo   晏陽初


go to the people
live among the people
learn from the people
plan with the people
work with the people
start with what the people know
build on what the people have
teach by showing, learn by doing
not a showcase but a pattern
not a piecemeal bu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not to conform but to transform
not relief but release
and when the work is done, the task accomplished, 
the people will say "with the help of GOD, 

we have done this ourselves".

   星期天的下午,來不及寫完小卡或是像當初承諾的錄一段話給大家,就讓信宏的車子匆匆載了下山。即使好像是硬生生被打斷,終究是平安結束了;即使下山後仍有紛擾,恩典太美麗的承擔一切。我想神是太看得起我,將我擺在這樣的位置上磨塑。下山頭幾天,心裡總是悶悶的,好像有什麼沒有完成的事。有一天我終於有時間將福音隊的照片打開來看,看著看著不知怎麼的心頭又有了熟悉的溫暖。想起馬告跳到我背上的親暱,曉雯為我取的泰雅名字,Lomuy跟我一起自拍的模糊照,Along牧師指揮我如何使用他們家的洗衣機洗大隊衣服並且騙我說師母離家出芋ANowa牧師拿到藍色契服時高興的笑著和我握手,Biyan執事招呼我吃東西時親切的神情,鎮西堡一大群小孩子大亂會堂,坐在旁邊微笑看著的懷孕母親,因為拉肚子前來義診站求助的大叔,排隊等著看牙的青年團契...好多好多臉孔浮現在心中,我終於知道我還有什麼事沒作。於是我安安靜靜的坐下來,回來後第一次,為我在山上的家人們禱告。

    

   或許心中總是不知所措吧,但神仍使用不完全的我們與祂合作。難以想像,但神真的喜悅我們這些小孩子跟祂一起鋪著通往教堂的石階,那些祂彈彈手指就可以完成的事阿,我們費盡孩子的力氣搬著,臉都曬得通紅,只為在回頭仰臉看祂時得一個讚許的微笑。時時看顧並成就福音隊的主阿,孩子們將這一切全獻給祢,願祢悅納:)

===================================

 

不過...說好的成報呢(敲碗)

 


準備期前組長聚:D
哈哈其實我很喜歡跟97同工:)
 

司庫組長聚:)
水蜜桃冰沙超好喝!!!
噢我沒有鎮西組長聚照片==
 

出隊前全隊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