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3 01:33:184度C

半生緣﹝18 Spring﹞

永遠的張愛玲‧多媒體音樂話劇【半生緣】
6月9-13日 國家戲劇院
劉若英 飾 顧曼楨
聯合編導 胡恩威 林奕華
------------------------------------------------------------------------

老實說,我不是張迷,對於這個故事的了解,也是由電影而來﹝黎明及吳倩蓮主演﹞,倒不如說我是個劉若英迷還比較恰當,看著節目問卷上的這一項,我不禁笑了,到底還是想看看舞台上的劉若英跟流行歌裡的、電影裡的、電視劇裡的,有什麼不同,也看她怎麼詮釋顧曼楨這個角色,以及這個故事又將是以怎麼樣的多媒體方式呈現。我想要尋求的,也不一定是一種感動,只是以最平常的心情來看一齣戲似的。

在等待開演時,舞台上僅有一個大透明花瓶和零落的花與花瓣,似乎是預示著這個故事中各個人不圓滿的際遇。正式開始之前導演致詞,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大概是這麼說的:「看完半生緣這本書需要十八個小時,我一直在想如果搬上舞台該用多久的時間來呈現,最初的版本是五小時,但由於商業考量等因素,刪成現在三小時的版本。」,其實不是什麼令人感動的話,但卻讓我頓時有種莫名的惆悵,人生居然可以在十八個小時甚至三小時內就說完了,但仔細想想後,又會覺得,如果人生有那麼精采的片段、經歷可以說上三、五小時,也算是十分難得的吧!這樣一想又充滿對此劇的期望了。

序幕是以劉若英的歌聲來開始,除了舞台兩邊播放字幕的跑馬燈以外,布幕上更緩緩打出導演、演員等介紹,一如平常的電影結尾一般,等到歌曲將盡,布幕上又換成書中的經典句子,再由張艾嘉的聲音唸出:「他和曼楨認識,已經是多年前的事了。算起來倒已經有十八年了——真嚇人一跳,馬上使他連帶地覺得自己老了許多。日子過得真快——尤其對於中年以後的人,十年八年都好像是指縫間的事。可是對於年青人,三年五載就可以是一生一世,他和曼楨從認識到分手,不過幾年的工夫,這幾年里面卻經過這麼許多事情,彷彿把生老病死一切的哀樂都經歷到了。」再來是淑惠、曼楨、世鈞由左至右坐在一張長桌前對話著,這齣劇的特色之一,是演員直接面對著觀眾演出,彼此對話時並不看對方的表情,但所表現的肢體語言與神情卻又像是他們正在互動著一般,看來別有一番趣味;另外是以張艾嘉的聲音扮演一個全知觀點的角色﹝類似作者﹞唸出一些書中的經典金句,作為換幕、重要轉折處的折衝,如:「從前他跟她說過,在學校裡讀書的時候,星期六這一天特別高興,因為期待著星期日的到來。他沒有知道他和她最快樂的一段光陰將在期望中度過,而他們的星期日永遠沒有天明。」、「一上火車,世鈞陡然覺得輕鬆起來。他們買了兩份上海的報紙躺在舖上看著。火車開了,轟隆轟隆離開了南京,那古城的燈火漸漸遠了。人家說”時代的列車”,比喻得實在有道理,火車的行駛的確像是轟轟烈烈通過一個時代。世鈞的家裡那種舊時代的空氣,那些悲劇性的人物,那些恨海難填的事情,都被丟在後面了。火車轟隆轟隆向黑暗中馳去。」,也再次預告故事後續的悲劇性發展。

最後一個特點是三小時的劇中只換了兩個場景,其實是以在旋轉舞台上放上一排書架,一面是如圖書館排著各種書籍,偶而會有些小道具隱藏其中,前面則擺著一張長桌和數張椅子;另一面則是些生活用品,像是臉盆、杯子之類的,前方則是兩兩成對,寫著主要角色名字中一字的椅子。兩個場景區隔了十八年前和十八年後的劇情,也就是世鈞和曼楨從相識到分手的期間,以及世鈞及翠芝婚後,再與曼楨、淑惠重逢的前後一段時間,架上放的東西也明顯的區隔出兩段時期不同的人生方向,前一個時期是進取、充滿希望的,後一個時期則只停留在為生活瑣事煩惱,停頓的。在這裡呈現跨越時空的方式有別於老套的打出「十八年後」這樣的字,而是慢慢一句句的打著「一分鐘有60秒,一小時有60分鐘,一天有24小時,一年有365天,十八年是567648000秒」,然後黑底白字的由000000000開始飛快的跑到567648000,過程大約3分鐘吧!卻真讓人有穿越時空之感,也留下深刻印象,而等到落幕時,又伴隨著「回不去了!」的呼喊聲與火車後退等聲音與畫面,再倒退至歸零為止。

------------------------------------------------------------------------

在這麼久之後才將看戲的感受化為文字,一方面是覺得應該把文本先讀過一便才能客觀的評論劇的好壞,但終究是覺得劇情的部分已為大家所熟之而不需再贅述了,反而是對多媒體的呈現手法感興趣,特別是最近修了視訊處理的課之後,更是會想著這些過場的動畫或是聲光效果是如何做出來的。

然而,在約一個月內看完了電影版、音樂劇、文本三種方式呈現的半生緣之後,也許是再看時會有著看前一版本時對故事情節的印象,總覺得這是個用太多的力氣去預備悲傷的故事,一切人物的美好相遇過程似乎都只僅僅是後來種種遺憾與錯過的前奏似的,以文本來說,在第五章﹝節?﹞便以「他們的星期日永遠沒有天明」點出整個故事的走向,在第十一章揭示出鴻才夜襲曼楨的伏筆,那麼在看中間六章時,不免揣測著會有何等的噩耗發生,更何況是看過任一版本後再閱讀文本的人,等於是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在醞釀著悲劇,後三分之一則又是一對對愛裡歷經不斷的錯過終究形成遺憾,雖然也會令人期待何時情況有轉圜的一天,但當太多太多的資訊都給著你一句「世鈞,我們回不去了!」的資訊時,實在很難跳脫期待悲劇發生的預期或是期望。

另外推薦一首歌─張信哲 的「回來」,特別是第二段,很能符合這故事的基調。

過去很熟悉 現在不懂你
想看你眼睛 你卻給我背影
就像滿天星 都跌進大海裡
我被放逐的心 又要往哪裡去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就算曾經幾乎擁有幸福的完美
你的心回不去了對不對
你要的再也不是我能給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眼看就要讓滿心遺憾為愛受罪
你的心回不去了對不對
不能去怪誰頂多只能掉眼淚

如果問原因 可能更承受不起
我就這樣離去 我又很難平靜
從你的淚滴 我找到被愛過的證據
有衝動想哭泣 只好靜靜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