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章 (十五) 白話註釋
〖章文〗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
【語譯】 『誠』,是天地自然的真理;一個本性自然真誠的人,不需費任何氣力,行為舉止自然可以合乎於道;不需要任何心思,自然就能夠獲得,自自然然去做,就能和道理相合,這個自然的道理卻只有聖人才能夠做得到。可以做到真誠的人,就更應該要執著於善道,用心努力的好好把握住才行。
【分享】 人性本應是如此呢?是善或是惡?孟子曰:「人性本善。」但荀子卻說:「人心本惡。」《六祖壇經.自序品》: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萬事萬物有正見,也必有邪見;當正見提出時,必有想要攻破正見之邪見而起,這明理之人自然可依其智慧破除邪見,使正見油然而生;但愚昧的小人卻堅信邪見才是正見,而越走越偏,以至於無法導回,浪費了人生;所以這心魔大戰自古至今尚未有休戰之時,而最終具備正知見的,便可成聖成賢。
故因人的個性與成長的文化差異所養成的知見與看待事情的角度皆不盡相同,所以不必去強求每個人都一定要跟自己的觀念相同,但可用己之德性去感染眾人,所以才要先培德修持。身為教育下一代的為人父母,若是沒有正知正見,那這培育君子知見的重責大樓就容易崩塌。
社會的和平安詳是依靠著每棟家庭大樓所支撐的,但若這支柱都崩塌了,又如何能撐起一個無憂的祥和社會,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與必然性,就是每對父母所應當挑起的重責,也是必須一定要重視與實踐的。
想要一個平和安全的環境,請從現在開始,若是每個人都存在一個苟且僥倖的心態,那麼塌樓的速度絕對會加快,所以才說修行是人生重要的必經之路,也唯有修身培德以長養浩然正氣,那祥和平安的社會才會早日到來,也才能永續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