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9 07:49:58annewu

中庸.第二十章 哀公章 (八) 白話註釋

章文子曰:「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知斯三者,則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則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則知所以治天下國家矣。」

【語譯】  孔子說:「喜好並勤於努力研究學問的人,便會漸漸地接近『智』了;努力實行良善之事,便能體會天地之仁義,那就能近於『仁』;可以看見別人的德行風範,並且能夠以不仁、不義為恥,努力勇於改過向善,見賢思齊,這便接近於『勇』了。」「知道智仁勇這三種道理,便能夠清楚明白該如何修身。懂得這些修身的道理,才能夠知道治理眾人的道理。清楚的知道治理眾人的道理,便能夠明白治理天下國家的道理了。

【分享】 明白了智仁勇的意義,也明瞭了精進學問的方向,更是清楚的知曉如何往智仁勇的目標前進;既是清楚明白了人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應該毫無遲疑的努力地往前去實行。學問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一日不讀書,言語無味;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

為人處世的道理就如同精進學問般的重要,甚至是最為重要;因為立身處世的時間是一輩子的,雖說學習學問亦是一輩子,但有許多人槓高我慢,經常是自以為已經獲得了許多寶貴且精彩的學問而後停止學習,卻不知道人生來就是為了不斷的學習而生,且不單是外在的知識,更多的學習應該是學習做人的道理,還有修身改己的重責。

書本上的學問是有所限制的,但這道的學問卻是無窮無盡的;因為生活是道,道即生活;生命是道的奧妙,道也是生命的展現;所以才說「道也者,不可須離也;可離非道也」《中庸.天命章》既是如此,身而為人,不僅應該努力學習學問,更應終生將盡心盡力精進學習修身的道理,奉為人生最高的宗旨;所以修道就是人生惟一生命的道路。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