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4 12:31:12annewu
中庸研習前言(一)
『中庸』一書,是由孔子的孫子-子思所編撰完成的。子思名伋,雖非由孔子直接教導,但還是由承繼孔門心法的弟子曾子所教授。曾子作了一篇『大學』,子思作了『中庸』,兩人都是為了傳承孔門心法而撰述。
講到經典之編撰與集成,總很難體會先人們在編撰時,其志向無法伸張之苦。子思在編撰『中庸』時曾感概的說:「文王困於羑里,作【周易】。祖君(孔子)屈於陳、蔡,作【春秋】。吾困於宋,可無作乎!於是,撰【中庸】之書四十九篇。」所以實際上中庸完成時為四十九篇,非現今宋儒朱熹分割改編的三十三章,但因流傳已久,所以現今皆以朱熹改編之三十三章為研習的樣本。
由上可得知,或許人於苦難當中,才能夠真正的了解什麼是值得珍惜與保留的,所以保有正向思考與能量是很重要的,不是向上提升就是向下沉淪;修行就是正能量,所以我們應該常保正向思考,遇到考驗努力突破,而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這樣才有資格傳繼,真正的中華優良文化傳統。
反觀現今社會,物質無虞的生活環境中,大多數的人為了讓生活變得更優渥,不了解修行的重要性,其實修道是在修我們的命,外在的追求只是這輩子帶不走的東西,但修命卻是讓我們了解到天地的奧妙與性命的珍貴,而且更加清楚的知道,未來該往哪個方向前進,也沒有徬徨無助的心。此刻,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有這修行的機會,努力去布施了願,才能報答上天給我們這修行的機會。
上一篇:研習中庸自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