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30 15:10:20andie

女人該有的樣子

20060329



其實,我這個星期本來想要翻譯一篇我聽了很有感觸的文章,那是一個獸醫系的老師唸給我們聽的,Glory in the Highest,如果真要翻的話,或許可以翻成,『謝天』。那是從美國人的角度出發所寫的一段有意思的文字。其實也值得不一定生活在美國的大家細細琢磨。

不過,因為今天上課的時候招才貓放了一部電影的片段,「Real Women Have Curves」(真的女人有曲線),在放映的時候,我似乎看見了自己化身成拉丁美洲的女孩,掙扎在傳統與現代的夾縫中。女孩的名字叫做Ana,很巧合,是吧?她跟她媽媽的互動與衝突,像是把我的部分記憶拉上螢幕上重新走過一次一樣,很震撼。因此,儘管已經開始翻譯上面的那篇文章,翻著翻著,心裡還是惦記著這部片子,於是,開了個新的檔案,我還是決定先來討論一下這部電影。如果有時間,我把那篇文章翻完了,再給大家看。

這是一部探討墨西哥移民在美國生活的情景。Ana,十八歲的女孩,在學校有著極好的成績,申請到一流的大學對她來說絕對不是太大的問題,但是,畢業的那一天,老師發現她並沒有寄出任何一張的申請表,把她留下來問個明白,她說,因為家裡的經濟狀況不許可,沒有多餘的錢供她唸大學,而且,她需要去工作協助家計……老師不放棄,跟她說以她的成績,唸大學根本不需要擔心財務問題,多得是獎學金可以申請……她無法讓老師理解儘管她非常想要去接受更多的教育,去找尋自己的未來,但是,有著來自家庭的阻力,那不是因為經濟,而是因為對女孩繼續接受教育的不以為意。只能像是逃跑一樣的,跟老師說,她真的沒辦法繼續升學。

非常鬱悶地回到家裡之後,發現家裡面幫她辦了一個慶祝畢業派對,對拉丁裔的移民來說,高中畢業就好比是學校生活的終點,接下來,是人生的另一個階段,是真正生活的開始。而且,高中能夠唸畢業,對拉丁裔的美國人來說,已經是一種驕傲。不是因為他們懶惰,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整個社會對他們的不公平對待以及語言的運用,讓拉丁裔的美國人很難脫離原本的體力勞動。

在派對中,爺爺買了一個大蛋糕,跟Ana說,我以妳為榮,妳是我的黃金,然後要她去切一塊蛋糕來吃。媽媽這時候說了,「還吃嗎?你沒看到她的屁股已經比蛋糕還大了?你還要她吃蛋糕?」

從這個地方開始,整部片子裡面就不斷地聽到媽媽對Ana的體型的挑剔,說她肥說她醜說她這樣會嫁不出去。不管在哪裡,媽媽總能夠提到Ana應該要怎樣讓自己瘦下來,說她的胸部看起來鐵定已經超過十公斤,說她怎麼不去好好注意自己的身材,這樣怎麼會有人要之類的……

嗯,我不知道你們的成長環境怎麼樣,當Ana的媽媽不斷地批評著Ana的身材的同時,我的腦袋裡頭浮現的是小時候的自己。從小胖到大,或者,其實根本不能說是胖,只能說是過重,或者有人要跳出來幫我辯駁說結實也行。反正,從我有記憶開始,體重就不斷是媽媽提醒我的一個主要注意事項:妳不能再吃了!再吃就會被門卡住啦,以後連門都出不去……厚,妳的大腿實在太粗了!天哪!妳把大腿併攏的時候竟然沒有空隙耶!妳這樣走路大腿內側的皮會被磨破,難怪妳走路那麼難看……奇怪,我這麼漂亮怎麼會生到妳這樣的女兒(這真的得承認,媽媽年輕的時候是非常漂亮的)……跟妳說過我沒有結婚之前是二十二腰嗎?妳現在多少?三十二?妳到底有幾公斤呀……不要再去打球了,去學跳舞練瑜珈吧!看看能不能把身材調整得稍微好一點……妳如果能跟妹妹中和一下就好了(我妹妹屬於偏瘦的那一款),為什麼妳們兩個的身材會那樣極端呢?

諸如此類的話,其實,並沒有惡意,但是,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地出現。從什麼時候開始?從,我想想,從胖嘟嘟對我的年齡來說已經不算可愛開始。懂我的意思嗎?六歲之前的胖嘟嘟都像可口的泡孚或包子饅頭一樣,讓人忍不住想捏一下咬一口,六歲之後的圓滾滾就不再那麼可愛了,等到十歲以後,肥滋滋或肥累累(台語,老實說,我很痛恨這個形容詞的,因為讓我想到連皮一起烤還滴出油來的肥豬肉)的形容詞就會出現。通常,如果這樣的形容詞來自學校的同學或是計程車司機,並不會有太大的討人厭,因為妳可以完全不理會那個人,當他是瘋狗一樣就好了。但是,就像今天招才貓問的,如果這樣負面的形容詞是來自妳每天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你們覺得,這對一個人是怎樣的影響?

然後招才貓要我們想一想,這樣的一個現象背後的可能因素是什麼。為什麼媽媽會那麼挑剔女兒的身材?體重,為什麼會變得那樣重要?

我回想著自己的成長經驗,舉了手,跟招才貓說,或許,Ana的媽媽相信,一個女人最重要的人生任務是找到一個歸宿,結婚生子傳宗接代。這是她的世界,她的認知。所以當她女兒的身材明顯不合乎婚姻市場的競爭優勢的同時,她就會開始緊張,怕她女兒嫁不出去(這通常會被認為是媽媽的責任,而不是爸爸的責任,所以爸爸通常比較不擔心女兒有沒有結婚這件事情)。而嫁不出去的另一個涵義就是,人生沒有了意義。因為女人就是該結婚,該生孩子,該有個家庭……對Ana身材的苛求,其實是因為一個媽媽的擔心。而且,或許Ana和她自己年輕的時候很像,她對Ana的要求,間接也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她希望這個代表著她的女兒,可以有成功的人生:一段還算圓滿的婚姻,就像她自己的一樣……

說完,所有的同學不住地點頭,然後我好像看到了媽媽也在同學中間跟著點頭。

下課後,我跟招才貓借了這部片子,回家,重頭到尾看一次。像在回顧我的成長過程一樣。

十八歲的Ana,和她媽媽在維持所謂「在婚姻市場中保有競爭力」的這件事情上不斷地爭執。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當她們走在街上,媽媽看著Ana走路的樣子,忍不住說,「拜託妳走路淑女一點好不好?像我到我這個年齡了,我走路都還保持著優雅,妳這樣怎麼嫁得出去?」然後,可以看到Ana故意搔首弄姿誇張地走著「淑女」的步伐,搞得她媽媽不知道是該對她吼還是大聲笑出來。

三十四歲的Andie,曾經也經歷過那一段長達二十幾年的衝突,讓媽媽邊生氣邊笑。現在比較少聽見媽媽對Andie身材的批評了。不知道是因為三十四歲還在修博士的女人其實已經在婚姻市場喪失競爭力,還是因為這二十多年來的爭吵有了成果,讓媽媽開始願意相信,在她女兒頭皮底下的東西,可以帶給她女兒想要的幸福,即使,這樣的幸福有可能是孤單的。也或許,儘管她仍然抱持著結婚是女人唯一的選擇,如果不做這樣的選擇,就不能過個完整的人生,就會有缺陷的這種想法,卻也愈來愈沒有角色與力量去主導她女兒選擇的未來,於是,身材好不好其實相對來說也不再重要。

Ana的媽媽跟Andie的媽媽都有著還算幸福的婚姻,有著疼愛她們的老公,有著即便是大聲吵架也知道那人還是會在床的另一頭準時打呼的生命伴侶,所以對她們來說,婚姻,是個沒有問題的選擇,只要選擇進入婚姻,一切,就進入了保險箱,生孩子養孩子,日子就是這樣過,生活,就是在這樣的日復一日的中充滿小快樂。於是,讓女兒跟著這樣走進婚姻,是不會有問題的最佳選擇。

出發點,都是媽媽的愛。以她們的經驗看到的世界所建構出來怎樣對孩子最好的愛。

Ana和Andie看到的世界和媽媽們看到的是不一樣的另一番景象。我們,有著自己的追求,有著自己的目標。那其實或許是人類進化的動力來源之一:追求不一樣的生活。

影片結尾,Ana走在紐約的街頭,用著她特有的走路方式,依著自己的自在,呼吸著她的空氣,開拓著她的人生。她,是哥倫比亞大學的新鮮人。

影片結尾,Andie坐在Ames的屋子裡頭,用著我慣用的方式,順著自己的習慣,清理著自己的過往,接續著未來的步伐。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是愛荷華州立大學的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