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3-22 23:49:01塑膠米克

《手機》

☉前言

在《手機》一書主要的中段篇幅裡,突顯出當代手機之於人的影響。作者描寫了中國北京的現代都會人因為手機進入了其生活後,所帶來的人生窘境與虛偽性。或者將視角拉開,《手機》一書除了單寫手機以外,更透過通訊科技古今對照的演變(捎口信→手搖電話→手機),來暗示、說明不同的通訊科技基礎本質和與此相對應的社會生活形態及其影響之人際互動關係網絡的游移建構。在此,有主要三點閱讀心得分享:

☉手機:恰到好處的科技份量拿捏所帶來的人際關係緊繃

看著書中主角的窘樣,真會讓人想反省手機這一科技到底人性與否,我的立場是,手機相當地人性化,而手機之所以能如此迅速的普及,我想泰半也建基於此。手機雖不比互聯網做的多,也絕非單純室內電話的延伸,手機就是手機,也就是在這一程度上對於科技先進性的份量拿捏的好,讓手機適應於人,到最後「人反倒去適應了手機」。
手機之所以如此迅速普及(先不論架設基地台、架設收發衛星或者費率等基礎建設問題),原因在於這一項通訊科技是以嵌入人們日常生活社會關係網絡的方式被運用。因此手機既非室內電話的延伸,或者是低階等級互聯網的實踐,因為手機是可到處帶個跑,即時性夠強烈,不會把人限定在一個特定的情境才能使用。這種進入情境、嵌入社會關係網絡的方式,使人在播打手機時以一種準人際互動的方式,產生擬似人際面對面溝通的錯覺。因此既有的社會關係得以維持,更重要的是也能讓「不在場」的社會關係得以虛擬般地延續(不在場的定義在本書的操作定義是指該分手的前妻與情人,卻因還在用手機通話而裡還亂),這種連結在場╱不在場、重疊現實╱虛擬的特性正是本書因手機所帶來的高潮處(試想如果手機存在於主角小時候,那個搬家失聯的兒時張姓玩伴會真的搬的走於主角生活嗎)。


☉手機:人的分身

麥克魯漢曾言媒介是人的延伸,套在手機上準,但卻無法充分說明手機,在此我會再加上手機是人的「分身」。手機不管對於使用者或接聽者而言,都可作為分身般存在。正所謂寵物養久了寵物像人,手機用久了也像人,你能依手機判斷出一個人的特性。改裝外殼彩繪、裝備彩鈴圖鈴、搞MP3、照相功能偷拍、愛傳簡訊勝於打電話、用PDA機裝忙等,都可以看出使用者的潛在慾望之延伸。
然而對於接聽者而言,不回電、漏接、關機、佔線、看到手機響時的心驚膽跳或欣喜若狂反應在回話的語氣聲調上、甚至書中所教導的拔電池躲電話等,都讓人感覺到你的通話對象宛若在眼前同你面對面般的在打手機,表情與身體驅態好似都可窺伺的到,因此人如其機,見機如見人。
☉串場於過去-現在-外來
手機:一種身分切割與改變的觸媒

在此主要繼續申論第一點所提出的「連結在場╱不在場」、「重疊現實╱虛擬」,透過這點更可看出此書作者對於手機,或者說不同時代的通訊科技之小幅度歷史回顧的野心。手機在當代生活中不只嵌入既有的社會關係,此外還更加創造了重拾過去消逝的社會關係之延續。社會關係網絡因姻緣而建立,也因姻緣而消逝,人因姻緣的變動而可以擺脫過去社會關係網絡所造成的自我認識,而重新建構出當下新的自我身份認同(如書中第三篇所述的跋山涉水捎口信的人,因在一個村落落腳,無過去的人事因手機的干擾而自然地隱姓埋名建構出新的身份),但手機的發明卻讓不同的身份無法擺脫,接打手機時也正好比做上網時線上╱線下之區別,有著「機上╱機下」的自我人格身分的切換,導致過去的與現在的在當下接打手機的時間點裡爆衝,因此不是人說謊,也不是手機使人說謊,而是手機所造成的不同時期的身分認同與自我認識切換不順暢所帶來的窘境。
如果把書中的手機情況帶入到台灣現在的情境,假如一個人收到情色簡訊而且還回的狀況下,這種非因緣際會的不速之客,更是一種將未來帶入現在的錯縱情形。

後記:本篇是大陸作家劉震雲的小說《手機》一書的評論,另有大陸導演馮小剛翻拍電影。應該這說,好像是先有電影劇本,拍完電影,最後才有小說。

圖一:美國普普畫家李奇登思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
圖二跟圖三分別為書皮封面及電影海報

相信我,你會想看電影的。。
(妹正)
Sean 2007-05-31 01:51:45

哦不是這篇耶
那算起來卜大中還寫過不少這類型的文章哦
我再找找看

求逑 2007-05-28 12:19:34

特謝米克

乍看覺得理論陳腐
蠻學院派的,不是很喜歡

應該有更好玩的

塑膠米克 2007-05-28 00:47:34

﹤小馬子小茜茜﹥,應該是這篇文吧。
不過我另外找到一篇有趣的文
http://jai.nhu.edu.tw/A50.htm#_ed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