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5 11:01:49嘉頓 Garden

陳可辛『強國人』的強國論-《海濶天空:中國合伙人》(American Dreams in China)(2013)

 

結識於八十年代的三位大學好友,成東青(黃曉明飾)、孟曉駿(鄧超飾)和王陽(佟大為飾)一起苦讀英語、打架、泡妞,夢想去美國。九十年代,因為新夢想,他們齊力創辦英語培訓學校。千禧年,三人回頭再望,有的美國夢圓,有的美國夢碎,有的美國夢圓了又碎。

海濶天空:中國合伙人》片中描述中國最大的英語教育機構「新夢想」的三位創始人從1980年代到21世紀艱辛的創業歷程,究竟這三位小人物如何在30年間大變革背景下白手起家,其實是來自「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的真實故事。陳可辛為何要拍這個「中國式夢想」的故事﹖他曾說,《中國合伙人》讓他找回青春,如果1996年有UFO小品《甜蜜蜜》的黎小軍(黎明)和李翹(張曼玉),17年後北上後就有「土鼈」成東青、「海龜」孟曉駿和「憤青」王陽。


「中國式夢想」,是《中國合伙人》的核心價值。八十年代初的中國,市場開放改革,每位大學生都想拿美國簽證、考TOEFL,眼中只有到美留學才是學習的全部,邁向成功的第一步--這也是東青、他的女友蘇梅(杜鵑飾)和曉駿的美國夢。出國後,飽受人情冷暖,高不成低不就,誓不回頭的曉駿只好帶家人回國。九十年代起,中國經濟起飛,三人創辦的山寨英語學堂「新夢想」在十年間搖身一變成市值千億私企。千禧年,新浪在紐約上市,曉駿回美再遭白眼,憶起他過去的辛酸史,回國後提出把「新夢想」上市,成了與成東青和孟曉駿反面的缺口,IPO緣何一再擱淺。2002年,ETS(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對「新夢想」作教材侵權起訴,三人終於首次踏足美國。

發生在1986-1995年《甜蜜蜜》,故事正好與《中國合伙人》(1980年代到21世紀)交叉著十年,因政治改革和局勢改變(香港回歸),兩片不若而同都是穿梭中國/香港對追求大蘋果夢的黃金時代。驀然回首,陳可辛當年拍關於大陸人的港產片《甜蜜蜜》,騎著單車穿梭送貨的黎小軍和想當女強人的李翹,他們的夢想與愛情經歷大時代(不止政局還是經濟)的洗禮,香港和美國唐人街的街頭巷尾只留下嘗盡愁滋味的唏噓。反觀,沉澱17年後的《中國合伙人》卻充滿火紅的歲月味道。大學畢業後,成東青和王陽的愛情夢已碎,告別土鼈和憤青的小時代,同時,孟曉駿帶著沉重的自卑心態回國。

機會夢想主義者孟曉駿是片中「中國式夢想」的幕後黑手。夢之源基於孟家三代的留學史,夢之罪卻是自我沉醉在大蘋果泡沫的孟曉駿,終於發現真正的美國人情國情與期望不相乎。何謂「中國式夢想」﹖片末三人為ETS訴訟赴紐約,受在座的老外威嚇下,成東青和王陽為自我否定的孟曉駿多年來所受的不尊重和屈辱還以顏色。坦白說,滿口英文的成東青濤濤不絕談硬道理(強記公約條款拋書包),但最終傳達的訊息除了用『$』掛帥向美輸出利益令老外屈服之外,筆者看不到什麼大道理,層次恐怕停留於比李小龍的『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更淺薄無知的階段,結果『強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真正的「強國」(仍/曾是強國的美國)正面交鋒,這場對峙似乎只是三位主角為面子以外一種民族自我的澎脹意識而形成的條件反射。

撇除片中的『強國論』,《中國合伙人》成東青、孟曉駿和王陽三人的情誼,角色立體,演技到位,描寫得十分好看。三人戲份雖不一樣,但互不爭戲,皆因各有賣點,黃曉明演成東青,少年的傻氣和中年的神氣,演出土鼈大變身前後的神彩;鄧超演書卷派孟曉駿,躇躊滿志卻鬱鬱不得志,是全片性格和際遇落差最大的人物(最貼近導演陳可辛的自身原型),鄧超的演出出乎意料的入神。戲份較小的王陽,是兩大強者成東青和孟曉駿尋夢的支撐點,佟大為亦剛亦柔的戲也是硬派演出的黃曉明和鄧超的催化劑。

陳可辛一直愛拍男人情誼的戲,拿掐三男戲(從《風塵三俠》、《新難兄難弟》、《投名狀》到《血滴子》)尤其穩紮,今次以風趣外語和中西文化來包裝的時裝片《中國合伙人》,游刃之餘且精準到位,又幽西洋鬼子一默。幕後陳可辛創作上花的心思,杜可風的掌鏡充滿不同時代美感,金培達為時代而加插不同的配樂歌曲,造型設計師吳里璐為華麗的主角們進行樸實懷舊的大變身,也把三位『中國先生』火紅的形象成功塑造成活生生的劃時代人物。雖然故事在串連歷史事件比《甜蜜蜜》的較為遜色,《中國合伙人》仍不難獲觀眾產生了一種莫明的共鳴感。

自開拍西片《情書 Love Letter》(1999)折翼回歸後,陳可辛是早期北上賺人民幣的香港導演,可喜的仍是每部合拍片都帶來創新的觀點。整體上,《中國合伙人》用上西片《社交網絡》敘事的格局來包裝三人行的創業夢。三位主角的苦盡甘來,陳可辛就順水推舟把大陸三十年來的國情來一次倒模投射,可惜電影結局大推的反媚外觀點,看起來為了成就中國大躍進霸業而拍(可能讓大陸觀眾看得拍案叫好吧),莫非陳可辛暗地裡卑躬屈膝於11億人和人民幣下?(那豈不是與片中所提出「是你改變了世界,還是世界改變了你?」自打嘴巴!)。恕不推測創作人的動機,在談誰改變誰之前的同時,又有多少(國內外的)華人觀眾看清自己的身份?

說外國的月亮看起來又圓又大的華人多的是,美國仍是多種族移民追求的一遍樂土,無他的,其實從二戰迄今『強國』的列強主義,世界每處滿目皆視。『強國人』並非只能套用在中國同胞身上,回顧殖民時代,白種『強國人』早已植根,潛移默化下,被漂白的你我只是被列強主義論變得根深柢固而已,如今大國崛起,《中國合伙人》陳可辛所表達的『強國論』訊息,若單純以商業主流電影的觀點出發,起首過於刻意地避重就輕,令最後帶出的硬道理處理過了火位;若以思想出發,究竟是陳可辛歌頌功高震主之舉,還是創作上故步自封的開始?這是令筆者看不明/想不通/摸不透的地方。

這個問題的答案,觀眾們可能要等《甜蜜蜜》、《中國合伙人》後下一部「Made by Peter Chan」的致青春電影,才有分曉。





伸延閱讀︰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