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偉的中國水墨動畫—《牧笛》(1963)
水墨畫,其中的寫意和神似的美學,是中國傳統國畫的精髓。這種靜謐的國畫,活靈活現在電影膠片之中,特偉就是改寫中國畫與動畫的歷史,成為的水墨動畫第一人。特偉在四十年代開始發表時事漫畫,1955年他的動畫作品《烏鴉什麼是黑的》早已揚威威尼斯,翌年的《驕傲的將軍》走出了新方向,在動畫中注入了京劇的臉譜和民族的氣息;到了1960年《小蝌蚪找媽媽》把水墨畫的技巧風格引入動畫之中,成為了世界第一部水墨動畫。在《小蝌蚪找媽媽》問世三年後出品的《牧笛》,描述牧童在夏日放牛的時候,因睡著了老牛走失了,繼而靠笛聲找回了老牛,山水大自然加上動人的中樂,意境十足。
水墨畫,黑與白,化作山水畫。彩墨動畫《牧笛》中在潑墨山水的背景之中,雖然整部片子没有對,只有笛聲和牛聲,但牧童的吹笛的動作,以及老牛被美妙的瀑布聲迷住的表情,勾勒出生動鮮明的形象,還有色彩繽紛的花鳥插畫,無論是動態的仙鶴、白鷺,還是從遠至近的山谷、竹林、瀑布、稻田,均是傳統中國畫的動物和意景,優美又充滿靈氣。擔當導演的特偉與總設計錢家駿,在再合作的《牧笛》,走出了《小蝌蚪找媽媽》中「水墨動畫片斷」的實驗性,透過動畫製作的手段,真正地表現出中國傳統水墨畫的美學,例如故事中進入夢鄉的牧童與樂而忘返的南柯一夢,猶如國畫中「似與不似之間」的輪廓線,體現了水墨畫的重意不重形的抽象內涵,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牧笛》是中國水墨動畫的大合成。
特偉在完成《牧笛》之後,直至1988年才有《山水情》。《山水情》進一步以古琴和人物故事,融入了中國道家的與世無爭,和禪宗明心見性的思想。
如果你從未欣賞過特偉與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水墨動畫,筆者會建議先從《牧笛》入手,此韓國版DVD額外附上30分鐘的特偉專訪特輯,詳細記錄了五、六十年代製作水墨動畫的珍貴資料。若想一次過欣賞特偉的大作,最近台灣推出的中國動畫經典DVD,也可找到特偉的《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與《山水情》。
下一篇:愛在思念中重生—韋家輝《再生號》
真是很有中國風味的一部動畫
小男孩吹笛的模樣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