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8 21:23:23fontaine

炸魚與薯條

二十幾年前的香港灣仔,還見得到有賣這種英國式的速食,印象中並不起眼,也不曾正式嘗過,對這種英式速食很有一種懷疑和輕視。
沒有想到,卻在紐西蘭的威靈頓「正式」吃了第一頓炸魚和薯條,但因為吃素了,所以只吃炸薯條,沒有吃炸魚。一邊吃,一邊心想:真的是很不健康的食物,一個月吃一次勉強還可以……。
我難忘的,倒不是那炸得香脆的薯條,而是去那家小店買炸魚和薯條的情景。小小一家店,櫃檯後面幾個華人忙得三頭六臂,除了一個是矮小的中年男人,只管油炸之外,其他幾個全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女孩比男孩多,後來我猜他們大部分是香港人,這是從他們做事情的手腳俐落和效率以及交談言語態度判斷出來的,但其中有個壯實的女孩,大概是大陸的,雖然講普通話,卻跟其他同事很能溝通,動作也俐落。
一進小店裡,已經有五、六個站著等候的顧客,而後還一直不停有顧客進來,付錢拿了收據,又走出去,可能到對面超市去買東西。後來我才發現,原來起碼要等二十分鐘,這還是幾個工作人員不停分工忙碌的結果,換了手腳慢的員工,恐怕就更有得等了。
有的顧客是一直站在小店裡等候,譬如我就是。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顧客群並非如我之前想像都是便裝、運動鞋而來(買炸魚和薯條回家吃喔!),而是有些竟然像是高級辦公室下班後的男女主管,還有位頗有貴婦氣質的太太,帶著兩個小女孩,大概是她外孫女或孫女。你會感覺到這些人衣著打扮應該是星期五晚上到高級餐廳吃飯的人,可是他們卻是來這小店買一大包、甚至兩大包的油炸速食!
看了前面一個個顧客領走的棕紙大包,輪到我們時,兩份薯條和兩份炸魚排,大小體積只有他們棕紙包的一半。哪知回到旅館打開一看,才驚訝份量之多,我大概吃了二分之一不到的薯條,就已經飽了。心想那些人買的棕色大紙包份量,不知夠多少人吃?可能一家四、五口都不止吧?
這才想到,飛紐西蘭的長途機上,身旁坐著的那位遷居到紐西蘭的英國女士。她和丈夫遷居紐西蘭的理由,主要是為兩個兒女,認為英國實在不是適宜養育孩子的地方,環境太差,治安太壞,做父母要擔心的太多。三年前,他們決定到紐西蘭,也幸運在英國時先找到了紐西蘭的工作。遷居到紐西蘭之後,立刻深深愛上紐西蘭,但他們不是住在威靈頓。
這位女士在英國時是位護士,在紐西蘭做的是健康管理顧問之類的工作,「負責為想要改變生活、飲食不良習慣的人提供諮詢並跟進,由政府出資付薪水。」她說。再聽下去,簡而言之,譬如體重過重想減肥的人,就是她服務的對象。
「紐西蘭人會有這些問題?」我驚訝地問:「印象裡,好像這是個人民很健康的國家,環境很健康。」
「不,有體重過重問題的人愈來愈多,這跟飲食和生活方式特別有關。譬如很多人喜歡吃炸魚和薯條。學童也有飲食引起的過重、不健康的問題,因為很多父母並不用心為孩子準備午餐飯盒,而是買包餅乾什麼的打發孩子吃吃就算了。」
吃炸薯條時,我一直在想她說過的話。回想在街上和公園所見,沒錯,的確有很多人在跑步,事實上,抵達的當天,我就訝異街上到處都見到跑步者,而且後來天天都見到。這裡的人跑步風氣很盛。
但是,肥胖的人也不少,尤其女性,而且是年紀很輕的女性,有的看來不到三十歲,小孩都還很小,但已經體態癡肥。這似乎是很極端的現象。不過話說回來,我也真的是沒見過癡肥的人在跑步的,或者也可以說這是證明了因為不運動的關係。然而,總覺得在表面健康的大環境之下,其實有個並不健康的紐西蘭正在擴展中,這個「健康」是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而這在紐西蘭的大環境中,原本應該是很易做到的。

再講回炸魚和薯條,後來到了南島基督城,又吃了一頓,但是這家店的水準就遠不及威靈頓的華人小店,效率差,好像是希臘人開的店,但雇用有大陸女孩。兩者加起來,卻沒能端出炸得香脆的魚排和薯條,拿回到旅館,薯條泛油發軟,沒有了香脆外皮,跟威靈頓那家小店買到的完全不同。這才明白,別看炸薯條這麼普通(我更認為是「沒文化」)的食物,原來要做到拿回去吃的時候,薯條仍然一條條保持香脆,也有竅門哩!難怪威靈頓那家小店的生意好成那樣了!想到這裡,又有點虛榮驕傲:噫!香港人還是有一手!

上一篇:牧羊狗大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