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2-26 20:23:28躲貓貓

獨創的殺人遊戲──宮部美幸《模仿犯》

從大川公園引起騷動的那只右手腕,便能看出宮部美幸獨特的創作手法,由一個犯罪事件加以描繪出週遭社會現象,讓在日本經濟變遷下各階層小人物的生活,如此細膩、生動並且詳盡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模仿犯》聳動之處,在於它的主角,其實是在一切事件的疑點逐漸水落石出時,激烈發出聲音的那些社會「大眾」。43個角色,43段不同的性格、人生與結局,宮部美幸費時五年突破這部厚達一千四百頁的新嘗試,所要告訴社會大眾的,究竟是什麼?
  擁有「六冠」紀錄的《模仿犯》,跳脫了字裡行間所帶給人們的撼動,於2002年由原著改編的「模仿犯」,亦創下票房新高,也成為宮部美幸再次創下的奇蹟。
1、在一個案件中,犯人是否可能也是受害者?值不值得同情?
2、就《模仿犯》而言,一個人的背景是否會成為她/他遇害的因素?
3、警方與媒體,何者較能獲得社會大眾的信任?
4、當被害者本身行為有偏差,是否會影響到眾人對事件的觀感?
5、《模仿犯》已經是一部架構完整的小說了嗎?是否有覺得無法連貫的部份,針對書中之疑點說明看法。
6、《模仿犯》中令你印象深刻人物是誰?最令你難忘的情節?

【加碼討論】:
7.和明與浩美與和平之間,是怎樣的情感關連?
8.有馬爺爺與少年真一的遇合,有什麼樣的意義?
***********************************************************
長途跋涉終於抵達終點的各位:
恭喜大家征服了這部超長篇小說,你的留言將於3/5中午12:00之前截止。
本組同學毋須在此留言,但請隨時注意最新留言狀況,可於報告時與留言同學互動,不用繳交書面報告。
另外,本組同學提早繳交題綱,值得表揚。請大家認真模仿。
***********************************************************
請問,對一個自認為非常有創意的人來說,最大的打擊和羞辱是什麼?

好孩子要早早把書看完 2008-03-06 01:08:33

趕完dead-line後再看了一下書,發現有一部份我好像誤會大了...糟糕糟糕...果然應該早點看完的啊(泣)

93111161 2008-03-05 19:41:10

老師對不起,新春第一炮,我就放炮了,遲交了

93111161 2008-03-05 19:39:35

看宮部美幸的模仿犯讓我想起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很多的犯罪殺人行為都是其來有自,線索交織成一片網絡,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定的關連性,犯罪心理反應了生長背景或者是情緒陰影。當犯罪有了原因理由之後,是否會同情罪犯的心理,甚至因為被害人的行為偏差而讓殺人行為合理化或者同情犯罪者,我想這是會成立的。在小說的世界中,有的時候好壞變成了沒有絕對,甚至說犯罪有時會成為被允許的被理解的,因為被害者的不同,有時成了一種檯面下的懲罰,雖然都明白沒有誰可以主宰誰的性命明白法律才擁有真正的懲處能力,可是有的時候還是會同情犯罪。宮部美幸的作品畫面性相當強烈,用文字的鋪陳敘述寫出了像連環漫畫一般的圖像清晰深刻,留在我腦中的不是一段一段的文字,而是一個一個真實影像的人,對於書中的每一個人物我都可以透過宮部的文字而勾勒出一個清楚的樣貌,我覺得這是他非常成功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