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06 22:54:26alyx

20100606家宴

說來老爸跟其他人的老爸最大的不同處,大概就在於,即使快要七十歲了(明年三月滿七十),他算得上是口味很跟得上時代的人。舉凡我們買回家的各式食物,沒有一樣他不吃,當然,他多半時候都不覺得好吃(我覺得這純粹是因為他嘴很刁),但至少,比起所謂口味一逕古板化的多數老人家,他真的好太多了。

 

雖然年紀越大口味越清淡,但他做得一手好菜,卻是不爭的事實。年輕時,他在一家台灣早年知名的文化業公司工作,曾經發生過要辦三桌請同事,結果「風聲走漏」來了六桌的人,那一頓飯最後以所有能吃的跟不能吃的都一掃而空做收場。六十歲以後,老爸就很少辦桌請客了,一來年紀大了,辦幾十個人吃的一桌飯,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二來,要找到能辦桌的場地也不容易,更別提鍋碗瓢盆等等必備物件。

 

不過這一回,輪到老爸作東的家族家宴,他想了想還是決定自己掌廚,並且放話說,考量到年事已高,這應該會是最後一次——話是這樣說沒錯,不過他已經很HIGH地在說,本年度肉粽要做什麼樣的改良之類的話,我想,至少家裡的肉粽、年糕之類的東西,應該還是會年年有更新版的好料可吃啦!

 

因此,就當是幫老爸留個紀念,以下是本回家宴(席開三桌)的菜色:

 

 

 

清燙白蝦、滷花枝和鵝肉:

 

鵝肉用的是現成的商品,江寧路黃昏市場買的鹹水鵝,肉質清甜好吃,這家的燒鵝也是好料,曾經在魔鬼甄的部落格登場過,相關訊息附於本文末。

 

今天唯一的敗筆是白蝦,竟然買到有土味的蝦子,結果清燙之後一點都不行,真是太糟糕了……

 

滷花枝和五花肉與豬皮一起滷,油份夠又香Q,切厚片擺盤上桌,還可搭配台式沙拉醬,重口味者最愛!(五花肉和滷汁另有他用,豬皮就當作加菜吃掉了,充足的膠原蛋白咩!)

 

香滷大腸頭炒粉豆與蒜泥白肉:

 

大腸頭買回來後仔細清洗(麵粉與沙拉油是最好的幫手),剝去所有肥油後,滷到軟嫩。滷好的大腸可存於冷凍庫中隨時取用,非常方便。取大腸頭較厚的部位直切為條狀,加入自家種的粉豆拌炒即可。話說老爸提早一週滷製的大腸頭,最後尾端的部份和滷湯,就直接加了豬血煮成腸旺,好好吃喲!

 

蒜泥白肉一般用的是五花肉,但本回出席的長輩不少,所以直接買里肌肉來製作。整條的里肌肉入滾水肉略煮數分鐘(依食材的量做調整),然後關火悶上十到二十分鐘即可(依食材的量做調整)。等里肌肉放涼後切薄片,加入用蒜末、高梁醋、醬油與糖調製的醬料,拌勻即可擺盤上桌。切記,由於里肌肉切得很薄,醬料下手請務必小心,一旦放得過多讓肉吸飽了醬汁,很容易過鹹而無法挽救。

 

自家製雞卷:

 

老爸是製作魚漿的高手,所以不論是雞卷或肉羹這類的小吃,在我家都是從旗魚製魚漿開始。雖然市面上的雞卷多半採用現包現炸的方式製作,但宴客時其實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允許這樣的製作方式,所以我家的自製雞卷,多採取先蒸後炸的作法——前一天先蒸好,上桌前再以大火熱油炸酥即可。魚漿打好後,加入生蝦仁、燙過水的鮮蚵、切碎的滷五花肉、豆薯、荸齊和洋蔥,攪拌均勻做成內餡,再用腐皮捲成一卷卷,放入蒸籠用大火蒸熟。上桌前以熱油將雞卷炸到金黃,即可切塊擺盤。

 

本日搭配雞卷的小黃瓜也是自家種蔬菜,由二廚我負責。由於我家小黃瓜都長得太粗壯了,所以必須先刮去黃瓜的囊,然後斜切薄片,先以鹽醃過除澀。半小時後以清水漂洗去掉鹹味,然後擠乾水份,扮入以高梁醋和糖用一比一的比例做成的醬汁,扮勻後靜置約半小時即可食用。當然,這東西是越冰越好吃,可以一次多做一些,只要不沾油份,放二三天沒問題。

 

搭配雞卷的甜辣醬是本人上一週的作品,這一批原本是做來當肉粽沾醬的,沒想到正好派上用場……

 

 

上湯燉雞:

 

原本老爸要做芽白燉雞,問題是這時節根本買不到芽白,剛好自家種的竹筍還有剩,就乾脆拿竹筍替代芽白。大骨加入少許醋,以中火熬製一小時提煉出高湯。在高湯裡加入土雞,泡發的干貝、金華火腿,以小火慢燉至雞肉變軟,再加入已經處理過、煮去澀味的竹筍,再一起燉煮一小時,至雞肉軟爛,即可上桌。此道菜最美味的當然是入口清甜的雞湯與竹筍,可是會讓人一碗接一碗喝個不停的啊!

 

 

清蒸帶子干貝:

 

這個北海道進口帶子干貝是老妹辦公室的團購品之一,自從去年年底第一次團購後,因為價格低廉(當然是有原因的咩),就連我們辦公室也跳下跟著買了好幾次。這玩意的市價可不便宜,上回聽說京站的Jason’s Market有在賣,我還特別跑去參觀,沒想到一包竟然開價980元!而我們買的價格則是——不可說,不可說啊……

 

由於這是急速冷凍水產品,所以調理時其實不太花功夫,在冷凍狀況下加入少量蒸魚醬油、蔥絲與少量的酒拌勻後,放著讓它入味並解凍。等到干貝摸起來已經變軟(千萬不要放到整個解凍,這樣新鮮度會打折,甜份也會完全流失),便可以入鍋以大火蒸熟。在水滾的情況下入鍋,只需蒸五分鐘即可。起鍋時先將干貝擺盤(這裡盤底放的是燙熟的韭菜——我也覺得老爸今天的盤底蔬菜選擇很詭異XD),然後起油鍋將蔥絲、薑絲與辣椒爆香,加入蒸干貝時所產生的湯汁,略勾薄芡,再淋到已擺好盤的干貝上,即可上桌。這道菜盡可能要做的清淡些,才不至於壞了干貝的鮮甜味。

 

 

豬腱肉燉海參:

 

前面提過的滷花枝,其實滷鍋裡不只有五花肉和豬皮,還有豬腱肉。一般來說,海參多半搭配蹄筋入菜,但自家製菜色講求味美,若是以蠔油搭配海參與蹄筋來入菜,其實口味不夠濃醇。利用滷豬皮與豬腱肉時所產生的濃郁滷湯來滷海參,煮到海參又軟又Q時,光是那個湯汁就可以配上好幾碗飯,好吃極了,哪是外面桌菜裡的海參比得上的?這道菜靠的是滷的功夫,等海參與豬腱肉都滷到又軟又Q之時,先將海參與豬腱肉取出擺盤,然後取適量湯汁勾芡,再淋到海參與豬腱肉上即可。一般來說,老爸會準備燉煮好的大白菜襯底,濃郁的湯汁裹附在大白菜上,好吃的不得了啊!不過因為季節不對的關係,老爸又想了個鬼點子,拿了自家種的空心菜替代,以燙熟的空心菜墊底,口感還是不錯啦!

 

  吃到這裡,大家已經飽得不得了,所以原本要拿自家種的莧菜煮一鍋銀魚莧菜羹的計畫馬上被喊停,改由清炒自家種的空心菜畫上句點。飯後水果是兩顆甜得不得了的鳳梨,然後堂哥拿出自家種、自家採收與烘焙的咖啡豆,當場磨豆泡咖啡,為這一餐畫下完美句點,今天的家宴圓滿成功!

 

備註一: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會有個疑問,到底為什麼自家種的東西那麼多,連咖啡豆都有?這個故事很長,不浪費大家時間,簡單地說,就是家族裡有塊除了可以種菜其它啥都不能幹的地,所以老爸跟三伯母就什麼都給它種種看,才會有這麼多奇奇怪怪的農產品XD。話說今天大家喝咖啡時,三伯母還說,我有再多種一百顆咖啡樹了喲……

 

備註二:有興趣的人,燒鵝這裡買:

http://www.wretch.cc/blog/bajenny/10116947

 
備註三:所有照片感謝我家老二拍攝,沒想到她的手機照相功能還真不錯,不然沒數位相機的這一家子還真不知該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