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4 12:09:54吳思鋒

石頭公社是懂得時間的秘密的


澳門的「石頭公社」在本月透過展覽、舞蹈錄像、特別演出、紀錄片放映及座談,展開「碇石二十 - 石頭公社藝術二十年」。若以十年劃分,第一代的石頭公社我自然無緣得見,只能從莫兆忠編著的相關書籍想像。那時的石頭,聚集了各種領域的藝術家(好幾位到現在,都已是澳門各藝術領域的推手),不斷介入公共空間,也維持一定的抒情性。

第二個十年,肢體劇場的風格迷人,我在2012年看了《凝視流動》(台北版),在2013年看了《影落此城》(澳門第二版,首版為前一年,李銳俊導演),這兩版恰好都是莫倩婷(Jenny)導演的。真的很巧,往後我幾次到澳門,常常就碰上Jenny的作品要演出,她也是現任石頭公社的主席。

《凝視流動》因為迷人所以看了兩遍,當時也寫了評論。有一段寫:「時間感仍是令我無法忘卻這部作品的關鍵詞,從開始緩慢的日常移動到結尾將近之際的身體旋轉,從輕墜散落的玻璃珠到猶如靜止的天空影像,從無人觀賞的電視到貼伏牆面的過時照片......」。至於從印尼華僑詩人玉文的詩與生命史出發的文學舞蹈劇場《影落此城》,我檔案裡的評論仍停在第一句--「石頭公社是懂得時間的秘密的」。肢體、何東圖書館的繁層空間、音樂、燈光與影像(是從澳門開始見識到區秀詒的劇場影像),流動得十分抒情,卻總有一種微憂的時間感,持續運轉,我好像看到《凝視流動》那只一直停在十點零五分的時鐘,又頑皮地跑進了何東圖書館的裡裡外外,藏躲於光影的縫隙裡。

我始終沒有看見那個頑皮的時鐘,她秘密般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