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見台灣」到「看見花蓮」
通過鏡頭裡那一面面從空中鳥瞰拍攝的地理切片,我們彷彿跟著離開地面,在「台灣之外」的立足點重新觀看這座島嶼。空拍給出了一個宏觀、抽離的視角,輔以渲染力十足的交響樂,以及吳念真不時介入的旁白,大山大海的斑斑傷痕一格一格地被展示出來:
被剷除的闊葉林、因為開採水泥逐漸被削去的山陵、嚴重淤砂的萬大水庫...台灣這片土地為了人們的貪婪,默默承載了如此之多,而人們每逢災難便怪上天,卻沒有回頭想想,如果我們能夠少一點追逐財富、極致開發的心態,也許這片土地的面容,不會像現在這麼千瘡百孔。
《看見台灣》上映以來,喚起了許多民眾對環境的審視與關注,這應該是導演本來的用意,正面回響也愈來愈多,令人期待這一股重新反省的力量,將能接續著這幾年民間團體在環境保護上的著力與累積,能夠挽救這座島嶼不那麼快蒼老、凋零的容顏。縱使影片對環境議題析辯的著墨相對甚少,但只要我們在走出戲院以後,稍微搜尋一下,便能看見民間的努力。
這也讓我們想起,被大山大海懷抱的花蓮,這麼多年來也有一群為了環境保護而默默耕耘的團體與人士。他們時常站在「少數」的一方,因為問題要被大眾知道,再到認同,總是需要許多時間彼此接觸與對話才能形成眾人對家鄉環境的關懷。但經過時間的淘洗,便能讓人感受到他們為土地奔走的熱忱與真摯。
譬如由作家廖鴻基創辦,專事海洋生態調查與海洋文化推廣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近年深入校園亦廣為與外界連結,將自身累積豐富的海洋知識與文獻透過各種形式與他人分享,黑潮同時也是花蓮賞鯨文化重要的奠基者。
另外,在花蓮設立花東辦公室的地球公民基金會,是台灣非常罕見,為求組織自主性,堅持不接政府標案,完全依靠民間贊助的環境組織。他們在去年率先披露台電有意在秀林鄉放置核電廠燃料棒,為花蓮民眾把住一關;除此之外,地球公民也做了非常多關於台灣山林水土的調查研究,並且向民眾傳遞訊息,延伸進一步的討論。
當然,我們還會記起較早期成立的台灣環保聯盟花蓮分會、花蓮縣環保工作促進會,以及荒野保護協會花蓮分會,乃至如今遍地開花,極具環境意識的部落/社區組織等等。透過他們的專業與對土地的關懷,我們亦因此學習到更多。於是,就讓我們在看完《看見台灣》之後,也去為前述提及的民間組織打打氣,或與他們一同努力吧。
下一篇:那些市集教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