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0 02:13:18吳思鋒

低調而清晰的存在──台灣劇場在澳門的交流片段



(劇照:黃思農《忘》,2010牛房劇季;澳門劇場文化學會提供)

澳門在台灣的認識裡,除了賭場以外,更多時候是空缺的:我們記得香港回歸的年份,電視新聞亦對香港回歸投以篇幅關注;但澳門是哪一年回歸,知道的人顯然要少得多。在經濟、文化、社會的話語裡,我們所說的「兩岸三地」,也從來就沒有澳門跨入的餘地。

然而,空缺並不意味澳門的不在場,依據我熟悉的劇場領域,無論是澳門本地開展出的一些相關劇場計畫,抑或歸納近幾年許多台灣劇場團體紛至澳門進行各種匯集(工作坊、講座、演出等),這些劇場交流片段漸次推進台灣與澳門彼此看見的可能,尤以幾項集聚性的策展為焦點,更能看見兩地愈見頻繁的交流風景。

1999年澳門政權交替之際,澳門市政廳(現為民政總署)借鏡愛丁堡藝穗節、亞維儂藝術節,開創此後以全城舞台、環境劇場為特色的澳門藝穗節,2009年更名為城市藝穗節,進一步表明政府部門期望透過藝穗節帶動城市文化觀光的心意,其中曾經出現的台灣作品計有:差事劇團《霧中迷宮》、巴奈《巴奈的歌》(2002)、舞工廠舞團《火熱踢踏飆舞長街》、當代傳奇劇場《李爾在此》、廖文和布袋戲團《金光布袋戲》(2003)、台原大稻埕偶戲館《朝聖之行》(2004)、納豆劇場《妳是我媽媽》(2005)、身聲演繹劇場《光音》(2009)、小丑默劇團《反斗默劇兩頭遊》梗劇場《香港出品》(現居台北的香港劇場工作者禤思敏單人表演之作,劇團亦立案於台北)、禾劇場《忿怒》、廷威醒獅劇團《禪暮八極II密語》、《獅舞鼓揚》、林乃文/凹凸之外《甚麼是小劇場示範說明會》(2010)、禾劇場《 死亡紀事》、足跡與蕃茄(現居台東的插畫家)《傷城記》(展覽)、小丑默劇團《瘋狂澳門BUS戀愛ING》、曉劇場《十歲》、姚尚德《博物館》(2011)、再現劇團《Bushiban》、演摩莎劇團《隔離嘅大母雞‧十年祭》、再拒劇團《接下來,是一些些消亡(包括我自己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共同參與)「送海:海洋文化交流計畫」(2012)。

從這份名單很明顯看得到,台灣的創作者在2010年以後受邀的比率升高,同時以非話劇形式作品居多,這樣的趨勢也反映在牛房倉庫始於2007年策辦的牛房劇季,該劇季無論就空間氛圍與策展創意,皆有其獨特的實驗性格,並且時時注入本土議題的關懷。時序同樣回轉至2010年,以「生活/生存空間」做為主題的牛房劇季,三部演出作品即有兩部來自台灣。包括藍貝芝《無枝nostalgia》離家行動,通過一名外籍女傭的工作實況,採取極度限縮空間的舞台手法,揭穿台灣多元文化社會的暗角;再拒劇團團長黃思農的《忘》,運用影像與現場音樂影射國族暴力與歷史遺忘的課題。

2011年,牛房劇季維持實驗性精神,與身體氣象館/牯嶺街小劇場合製王墨林編導的《黑洞3》,因此該節目分於澳門與台北演出,澳門演員張楚誠亦參與其中,藉由共同製作的方法,串連雙城的創意基地(牛房倉庫與牯嶺街小劇場)。2012年,牛房劇季同樣僅以「一部」作品為核心,那是由兩位旅居不同國度的藝術家,住居澳門來自台灣的蔣禎紜,以及旅居倫敦的首爾藝術家楊芝媛共同發起的《游移的家鄉》,從兩人的移動處境,回視「我」的生活狀態。蔣禎耘其實是個特別的例子,她拿到英國倫敦Middlesex University劇場編導碩士以後便旅居澳門至今,並於2005年結合台灣、澳門劇場工作者,創立凹凸之外劇團,最近剛以藝術總監之名,完成融合環境劇場與文化旅遊之作《遺城詩路》。

除了前述兩項策展之外,台灣劇場在澳門猶有許多來往,譬如甫結束的澳門藝術節,澳門文化局委託身體氣象館製作尤金‧奧尼爾經典劇作《長夜漫漫路迢迢》(王墨林改編/導演),澳門青年劇團邀請馬汀尼教授執導莎劇《冬天的故事》、多年來專心在台灣發展的馬華劇場工作者高俊耀,亦以編導身分與足跡合作《大世界娛樂場》,同樣是值得紀錄的片段。此外諸如兩地行為藝術交流、澳門劇場文化學會「駐澳藝評人計畫」、澳門藝穗節及澳門藝術節皆會邀請「駐節藝評人」、足跡「小劇場演書節」、華文戲劇節以及其他單一作品演出的合作等,都有台灣劇場工作者參與其中的痕跡。澳門在「兩岸三地」話語中的缺席,反而在這番劇場交流的持續發動之中,以低調沉默的文化姿態,佔有清晰的一席之地。

※刊於《art plusTaiwan)》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