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1-12 11:09:07吳思鋒

購物頻道人



拜電視、電話、電腦、電線杆、電火球、電鋼琴的發明,購物的行為已從面對面的交易演化為盯著螢幕,盯著豆沙嗓或整容女直銷式的介紹這樣或那樣產品,在他們講得天花亂墜的同時,自我催眠睜眼下瞎單。交易,完成。價格守恆,靈魂不滅。

 

但是,有另一款的購物頻道人,我不知道誰模仿誰(談到模仿這件事,早就不是低級趣味,而是綜藝節目最有收視率保證的A級好梗,這是一種人們漸漸虛實不分,喪卻歷史感的偷偷暗示。他們的舞台在夜市,用玩具、物品阻住自己的後方,觀望的人潮則擋在前方,他們無路可退,無權NG。他們拿出一件又一件廉價物後方的玩具、物品還是這廉價品的附贈品,從底價開喊,不斷射出的口水,在燈光的照映下竟似一條條彗星的尾巴,好不美麗,而且萬分短暫。

我慌了,疑惑著兩款購物頻道人誕生的先後次序。然後我想起那剛過世的法國網友老布,他的臨終遺言不改理論本色,宣稱這是一個擬象的時代,波灣戰爭不曾發生,真實也不再真實。我瞬間冷靜下來,覺悟到誰先誰後根本不是這問題的問題,虛實難辨才是事物的核心。

譬如新聞的真假、政客的睜眼說瞎話、氣象的表裡不一、複製人的生命倫理學等等諸如此類的真假論辯充斥,而我們絕大部分打打嘴砲後就以為自己明理得不得了,其實是愚蠢得不得了。

購物頻道人是實體的存在,也是隱喻的符號。弔詭的是,第一款動輒推銷珠寶項鍊等高檔物件,第二款通常叫賣低價物件,因著叫賣的場合,台語是為必須。從這一點看來,我那肉體掛點但精神永遠與我們同在的網友老布說的是,我們對於擬象的迷戀遠遠勝過直接的觸碰,符號讓真實都浮上肉眼無可視見的天際了。

然而,我又想到另位米國網友阿桑認為老布看事情總是過於虛擬化的土星意見,我將購物頻道人如此符號化,著實缺了番實在感。事實上,購物頻道人都懷有偉大的社工員傾向,面對我們這群老是跟不上時代的遲緩兒,頻頻發揮早期療育的精神,他們介紹產品的死纏濫打,其實是透過聲東擊西、指鹿為馬的暗示手法,宣揚消費社會的進步主義,於是我們一個一個聽完就在電視機前拿起電話,唸出「我要買一組」的通關密語,表示我們聽得懂真義,孺子可教。


【後記】

此篇刊於《嘗試集》issueⅡ,嘗試集是一位花蓮的青年藏書家自費編輯、出版的文化刊物,發行時間不定,內容卻不隨意,美編也比第一期成熟許多,目前花蓮兩間二手書店「時光書店」、「舊書舖子」都買得到,請有意者自行選購,本期目錄如下:

 

何立民x節約街八號

李志銘x絕版的聲音‧城市與記憶-再會三重埔

達比利泱‧阿利夫x失落的教育園地-達拉發站杜巴格達外頭目家屋

健賢思琪x美麗灣事件與東發條例的支配類型學

梁皓怡x路徑‧零拾壹

木門x從卡門還鄉到絕情卡門

吳思鋒x購物頻道人

郭怡伶x螢光的養分

帖兒x遺忘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