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5 13:57:23吳思鋒

2007圓缺影展:《無聲森巴》、《歪打正著/歪打不著》

《無聲森巴》記錄英國的失聰舞者娜娜到巴西學習森巴舞的一週,娜娜為了爭取在一週後舉辦的著名的森巴嘉年華上跳舞而勤奮練習著。從練習與訪談中我們看見娜娜的焦慮,但她仍努力練習,到最後也獲得參加嘉年華的資格。

此片的製作是來自於英國Vee-Tv的系列單元,該節目以手語方式播映,劇組人員都是聾人。《無聲森巴》即是節目當中的一項鼓勵年輕聾人挑戰自我的設計,陪同年輕聾人進行一項未有的嘗試。

有個台北聾劇團,以往也曾聘請講師學習踢踏舞,並且做為公演、邀演的主要展現形式。在排練過程中,練習與整合的時間雖然需要較多的心力,但他們總是非常認真,表現上也有其獨特的韻味,這韻味可是一般舞者所沒有的。
《歪打正著!歪打不著!》是同一主題的兩部短片,書寫的是極為敏感的 「障礙與性」(其實身心障礙者的性問題是很多人都不敢觸碰的,非常難處理)。但是導演用了一個點到為止的、幽默傾向的角度來處理,使得主題並未藉著影片的製作、播放,給予更大的震撼,以及探討的空間,卻讓人有搔不到癢處的遺憾。

換句話說,它雖然試圖表明身心障礙者也需要性,也可以有性;但怎麼樣的「需要」,怎麼樣的「可以」,卻沒有更深入的挖掘,比較是透過喜劇、輕盈的形式鋪排情節(性常常被視為是生活之外的產物,但性事實上是在生活之內的,這也是為什麼藝術與性有著某種相似性的原因)。不過其中一個可觀之處在於,導演Philippe Thomas本身是腦性麻痺,飾演腦性麻痺的Fred卻是一般演員。這種位置的翻轉,對影片的說服力、演員透過演出而了解身心障礙者的層面都會很有幫助,這倒是最大的驚喜。

這次的圓缺影展還有其他五部片,例如由一位妹妹是唐氏症的作家製作,探討障礙者生命問題的劇情電影《生命,從心認識》;一個爸爸記錄患有「腦室中隔缺損合併視神經發育不全症」(片中的Lou有先天眼盲、容易缺水)的《我的小王子》;罹患肌肉萎縮症的麥克挑戰慈善團體的「同情政策」的 《同情背後的真相》;甫代表台灣角逐奧斯卡外語片,主角為聽障的《練習曲》;巨人症患者潔比顯影生命的《高人一等》;渴望成為影評人,腦性麻痺的年輕班傑明自拍,反抗電影消費身心障礙者形象的宣導短片《向同情說不》。以上各有旨趣的幾部都顯現了身心障礙者「正常」的一面,值得一看。

影展節目單裡提到,據內政部統計,全國身心障礙人口已達一百萬人,就人數來說相當驚人;但相對地,也可悲地明示了所謂的弱勢不弱勢,並不是由數字決定的。因此,甚麼少數服從多數的概念,我們也應該就此拋去,不要誤信讒言。

這週,是影展的最後一週,放映地點在台北的文化大學進修推廣部B1演藝廳(和平東路跟建國南路上),私心希望有空的人都去走上一遭,相信會有另一番收穫。


2007圓缺影展網址:http://fords.idv.tw/kcf-new/movie/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