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7 23:41:24orangebach
拉蘿佳與我
扣掉人聲的古典音樂世界,是個男性宰制的世界。
所謂的「男性宰制」,我是真的在描述一個現象,而非是帶有自我意識的價值判斷。主要因為使用樂器的技術與能力,部分取決於生理條件,男性在這方面具備優勢--力道比較大且均勻,手掌比較大,手指比較長,可以展現更燦爛的音色光譜,音樂表情的張力,當然還有爆發力。
阿勞跟李希特的手指指幅,單單大拇指和食指便可以橫跨八度音程。阿勞自己都說過:「強健的身體,是優秀演奏家的基礎」。
在這樣的標準下,昨天晚上因心肺衰竭過世的西班牙鋼琴家拉蘿加(Alicia de Larrocha)顯得格格不入:她只有一百五十二公分高,大拇指和小指的指幅也只有十度音程,而且勉強。她深切了解自己的弱點所在,因此為自己開創不少指法以涵蓋更廣的音程,對自己也特別要求基本功,如音色和節奏感。
六年前,當她發覺怎樣也無法抗拒身體老化帶來的衰頹,眼見指幅從十度縮到九度,九度再變得勉強,最後連放在鋼琴上的手都顫抖時,她一本初衷般地發揮自知之明,選擇退下舞台。
拉蘿加在台灣,印象所及,在古典音樂圈被談及的頻率很少,離火紅更有一大段距離。拉蘿加的唱片向來可說是乏人問津,現在在唱片行裡,已經很少看得到她的唱片,倒是在大潤發的唱片部、decca國際中文版的架子上,偶爾翻得出她兩三張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可能最近會因為他過世又來炒一陣子重發、回憶、最後音樂會。
與她結緣的時刻,正是她步下演出舞台的那年。當時的我住在新店,剛好遇上Decca為她慶祝八十大壽,出了一套七張的大全集,為什麼買已經不得而知,應該就是單純的覺得應該聽她、認識她。到目前為止,唯有那一段兩年的時光,基於某些無可抗力的因素,我很少聽音樂,每天早上迎接起床的是窗外的車水馬龍,整個心情是種無可救藥的沙漠。
當時拉蘿加的大全集之於我,一如荒漠甘泉。
拉蘿加的西班牙音樂當然沒話說,一流的節奏感賦予了高度優雅,把西班牙音樂帶進另個境界。但我最喜歡的是她古典時期曲目:巴哈、海頓、莫札特;尤其莫札特。
許多演奏者為了展露莫札特的天真開朗與明亮,多少也夾帶著粗野和俗氣,一不小心就有種說不出的幼稚,再不小心就天真的顯笨。可是拉蘿加收斂了天真開朗與明亮,她謹慎地彈奏著莫札特,再簡單都對每個音符小心翼翼,於是我們聽到了一首輕盈如仲夏夜之夢的精靈帕克般的K331土耳其進行曲。
我也喜歡她的巴哈與海頓。很多人可以把古典時期的曲子彈得十分精準-無論音色、力道或節拍,拉蘿加的巴哈與海頓在精準之餘多些輕盈伶俐,音符與音符間粒粒皆清楚,真是優雅、細膩卻又不柔美地讓人黏膩。今早聽了她彈巴哈的夏康,起始的確黯淡了,不過越到後來爆發出她的力道與詮釋,那沒有期待的激情,可是那份層層堆疊、一陣強過一陣的存在感,如此自然,令我動容。
今天拉蘿加走了,我又遭逢工作上的迷惘,說穿了也不過就是每人都會遇上的瓶頸問題,對於是否要跨出舒適圈,總是想躲就躲、能閃就閃。問題是,究竟能閃到幾時呢?倫敦回來還是要面對。
如果拉蘿加是我,她鐵定不會像我這樣畏畏縮縮地瞻前顧後,她會不停地做基本功,想辦法把缺少的一塊補起來;如果我是拉蘿加,我鐵定在六歲、即她首度公開演奏的年紀,就因為身高不足、手掌太小而放棄練琴這回事,更別提日後成為葛拉納多斯嫡系傳人、無數公開演奏、數度葛萊美獎,以及最後的西班牙女王。
女王不朽。
所謂的「男性宰制」,我是真的在描述一個現象,而非是帶有自我意識的價值判斷。主要因為使用樂器的技術與能力,部分取決於生理條件,男性在這方面具備優勢--力道比較大且均勻,手掌比較大,手指比較長,可以展現更燦爛的音色光譜,音樂表情的張力,當然還有爆發力。
阿勞跟李希特的手指指幅,單單大拇指和食指便可以橫跨八度音程。阿勞自己都說過:「強健的身體,是優秀演奏家的基礎」。
在這樣的標準下,昨天晚上因心肺衰竭過世的西班牙鋼琴家拉蘿加(Alicia de Larrocha)顯得格格不入:她只有一百五十二公分高,大拇指和小指的指幅也只有十度音程,而且勉強。她深切了解自己的弱點所在,因此為自己開創不少指法以涵蓋更廣的音程,對自己也特別要求基本功,如音色和節奏感。
六年前,當她發覺怎樣也無法抗拒身體老化帶來的衰頹,眼見指幅從十度縮到九度,九度再變得勉強,最後連放在鋼琴上的手都顫抖時,她一本初衷般地發揮自知之明,選擇退下舞台。
拉蘿加在台灣,印象所及,在古典音樂圈被談及的頻率很少,離火紅更有一大段距離。拉蘿加的唱片向來可說是乏人問津,現在在唱片行裡,已經很少看得到她的唱片,倒是在大潤發的唱片部、decca國際中文版的架子上,偶爾翻得出她兩三張貝多芬鋼琴協奏曲。可能最近會因為他過世又來炒一陣子重發、回憶、最後音樂會。
與她結緣的時刻,正是她步下演出舞台的那年。當時的我住在新店,剛好遇上Decca為她慶祝八十大壽,出了一套七張的大全集,為什麼買已經不得而知,應該就是單純的覺得應該聽她、認識她。到目前為止,唯有那一段兩年的時光,基於某些無可抗力的因素,我很少聽音樂,每天早上迎接起床的是窗外的車水馬龍,整個心情是種無可救藥的沙漠。
當時拉蘿加的大全集之於我,一如荒漠甘泉。
拉蘿加的西班牙音樂當然沒話說,一流的節奏感賦予了高度優雅,把西班牙音樂帶進另個境界。但我最喜歡的是她古典時期曲目:巴哈、海頓、莫札特;尤其莫札特。
許多演奏者為了展露莫札特的天真開朗與明亮,多少也夾帶著粗野和俗氣,一不小心就有種說不出的幼稚,再不小心就天真的顯笨。可是拉蘿加收斂了天真開朗與明亮,她謹慎地彈奏著莫札特,再簡單都對每個音符小心翼翼,於是我們聽到了一首輕盈如仲夏夜之夢的精靈帕克般的K331土耳其進行曲。
我也喜歡她的巴哈與海頓。很多人可以把古典時期的曲子彈得十分精準-無論音色、力道或節拍,拉蘿加的巴哈與海頓在精準之餘多些輕盈伶俐,音符與音符間粒粒皆清楚,真是優雅、細膩卻又不柔美地讓人黏膩。今早聽了她彈巴哈的夏康,起始的確黯淡了,不過越到後來爆發出她的力道與詮釋,那沒有期待的激情,可是那份層層堆疊、一陣強過一陣的存在感,如此自然,令我動容。
今天拉蘿加走了,我又遭逢工作上的迷惘,說穿了也不過就是每人都會遇上的瓶頸問題,對於是否要跨出舒適圈,總是想躲就躲、能閃就閃。問題是,究竟能閃到幾時呢?倫敦回來還是要面對。
如果拉蘿加是我,她鐵定不會像我這樣畏畏縮縮地瞻前顧後,她會不停地做基本功,想辦法把缺少的一塊補起來;如果我是拉蘿加,我鐵定在六歲、即她首度公開演奏的年紀,就因為身高不足、手掌太小而放棄練琴這回事,更別提日後成為葛拉納多斯嫡系傳人、無數公開演奏、數度葛萊美獎,以及最後的西班牙女王。
女王不朽。
Shane
2009-09-27 10:11:10
她走了!!
對。謝謝你告訴我。我看到新聞了。昨天晚上十一點過世的。so 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