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1 23:13:21orangebach
聽完麥斯基之後--關於音色
星期日的傍晚五點,好像是個魔咒。一到傍晚五點,甚麼都不想再做了,整個人好像電池耗盡的金頂兔子一樣。
於是當朋友問我要不要臨時承接兩張聽麥斯基的票,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這場音樂會人爆多的,而且聽眾平均年齡至少比上回泰密卡諾夫的聽眾少個五到十歲,帥哥美女也比較多。麥斯基這幾年深耕台灣果然有成效。前面幾排坐了林懷民和蔣勳,當然啦,麥斯基幫林懷民伴奏之後,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
音樂會一開始是台灣交響樂團八把大提琴的合奏曲,拉得是一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我舉雙手投降,當真聽不懂。音色向來是台灣樂手和樂團的弱點,八把大提琴的音色如此微弱,倒令我滿吃驚的,因為是八把,不是一把。
這微弱的八把琴音,竟是個不詳的徵兆。當晚麥斯基的音色更令我吃驚。真的是非常令人懷疑的音色啊,簡直像蒙上一層灰一樣的不見天日;究竟是他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是他的琴、他的技巧出問題,還是我對大提琴的音色有不正確預設,或者所有大提琴唱片都是錄來騙人的?
不過倒是謝謝麥斯基又印證一次,音色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我自忖應該不是一個非常挑剔的聽眾,不過我重視音色。音色這檔事,因為一定伴隨著演奏而來,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加上演奏一開始,所有的注意力便被鐵定被技巧吸引,音色很自然地就被忽略了,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氣,除非差到某種程度,否則身處其中,久而不知其味。
但也就因為音色是如此地感覺不到存在,它其實相當反映了演奏者的自我要求和自我風格,這也說明為什麼史塔克終其一生,追求和要求的都是音色的辨識度(be recognizable)和完美。缺乏音色辨識度的獨奏者未必差,但好的獨奏者一定都有極高的音色辨識度,包括指揮亦如是。
曾經一度,我以為音色是與生俱來的、天生天養的,但慢慢我發覺不是,那其實是苦心孤詣的結果。不然,練習是在練甚麼?當譜都已經倒背如流之後,那練習是在練甚麼呢?(詮釋應該是在練習前就要思考的,也就是不練習的時候做的事情)。
現在許多新生代的獨奏家,技巧熟練的程度可說是超乎前人,他們彈起李斯特、普羅高菲夫,簡直像吃飯般輕鬆自在。可是每次在聽到這麼優越的技巧的同時,或多或少都犧牲了對音色的要求。短的曲子還好,長的曲子聽久了就變得單薄無力和無聊,像個紙片人一樣在風中飄啊飄。他們以為激越的情緒和技巧的展現足以告訴世界,自己已經獨當一面,像藝人一般樂於站在台上表演,殊不知音樂的本質不過是溝通而已,用演的,演得了一時,演不了許久,唯有誠實地與聽者分享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探索,才會出現音樂的真正優美,也才會孕育出普世的藝術家。
如果麥斯基只是音色欠佳,也就罷了,原本我也沒有對他有多高期待,可是他卻在彈性速度上大做文章,我感覺他實在有夠誇飾。
從海頓大提琴協奏曲開始,到德佛札克,麥斯基跟台灣交響樂團猶如油跟水一樣不相容。兩首曲子都摻雜了過度而刻意的速度、音量和情緒,但簡文彬非常禮遇地讓樂團極盡配合,當麥斯基經常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慢下來又變小聲的時候,他都盡量讓樂團也配合變弱,當麥斯基又人來瘋地變快,他也盡量配合加速,但整個團有時仍然搭不上一把琴。
聽到自己的愛曲被折磨成這樣,唉,好壓抑啊,非常不舒坦。可惜我沒辦法喝三口啤酒然後走人。
我不要再念麥斯基了,連自己都厭煩起來。我只希望各位演奏家大叔大嬸、大哥大姐、帥哥美女們,拜託多看點譜,多在意點作曲家在譜上對你說的話,練習時多認真投入一點,不需要在舞台上搖頭晃腦。沒人要求每位都成為extraordinary的藝術家,但是認清獨奏家的份內事並勉力完成,這跟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都一樣吧?叫做「責任」不是嗎?
我想宇宙中所有的聽眾都會非常感激。
PS:照理說我應該用這篇置換掉前一篇「簡直糟透了」,但本人因為還滿喜歡前一篇那有節奏感的罵人...「詩」--勉強讓我算一下詩吧,所以有點重複。多包涵。
於是當朋友問我要不要臨時承接兩張聽麥斯基的票,我想也不想就答應了。
這場音樂會人爆多的,而且聽眾平均年齡至少比上回泰密卡諾夫的聽眾少個五到十歲,帥哥美女也比較多。麥斯基這幾年深耕台灣果然有成效。前面幾排坐了林懷民和蔣勳,當然啦,麥斯基幫林懷民伴奏之後,兩個人就成了好朋友。
音樂會一開始是台灣交響樂團八把大提琴的合奏曲,拉得是一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我舉雙手投降,當真聽不懂。音色向來是台灣樂手和樂團的弱點,八把大提琴的音色如此微弱,倒令我滿吃驚的,因為是八把,不是一把。
這微弱的八把琴音,竟是個不詳的徵兆。當晚麥斯基的音色更令我吃驚。真的是非常令人懷疑的音色啊,簡直像蒙上一層灰一樣的不見天日;究竟是他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是他的琴、他的技巧出問題,還是我對大提琴的音色有不正確預設,或者所有大提琴唱片都是錄來騙人的?
不過倒是謝謝麥斯基又印證一次,音色是多重要的一件事。
我自忖應該不是一個非常挑剔的聽眾,不過我重視音色。音色這檔事,因為一定伴隨著演奏而來,成為理所當然的存在,加上演奏一開始,所有的注意力便被鐵定被技巧吸引,音色很自然地就被忽略了,就像每天呼吸的空氣,除非差到某種程度,否則身處其中,久而不知其味。
但也就因為音色是如此地感覺不到存在,它其實相當反映了演奏者的自我要求和自我風格,這也說明為什麼史塔克終其一生,追求和要求的都是音色的辨識度(be recognizable)和完美。缺乏音色辨識度的獨奏者未必差,但好的獨奏者一定都有極高的音色辨識度,包括指揮亦如是。
曾經一度,我以為音色是與生俱來的、天生天養的,但慢慢我發覺不是,那其實是苦心孤詣的結果。不然,練習是在練甚麼?當譜都已經倒背如流之後,那練習是在練甚麼呢?(詮釋應該是在練習前就要思考的,也就是不練習的時候做的事情)。
現在許多新生代的獨奏家,技巧熟練的程度可說是超乎前人,他們彈起李斯特、普羅高菲夫,簡直像吃飯般輕鬆自在。可是每次在聽到這麼優越的技巧的同時,或多或少都犧牲了對音色的要求。短的曲子還好,長的曲子聽久了就變得單薄無力和無聊,像個紙片人一樣在風中飄啊飄。他們以為激越的情緒和技巧的展現足以告訴世界,自己已經獨當一面,像藝人一般樂於站在台上表演,殊不知音樂的本質不過是溝通而已,用演的,演得了一時,演不了許久,唯有誠實地與聽者分享對世界和對自己的探索,才會出現音樂的真正優美,也才會孕育出普世的藝術家。
如果麥斯基只是音色欠佳,也就罷了,原本我也沒有對他有多高期待,可是他卻在彈性速度上大做文章,我感覺他實在有夠誇飾。
從海頓大提琴協奏曲開始,到德佛札克,麥斯基跟台灣交響樂團猶如油跟水一樣不相容。兩首曲子都摻雜了過度而刻意的速度、音量和情緒,但簡文彬非常禮遇地讓樂團極盡配合,當麥斯基經常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慢下來又變小聲的時候,他都盡量讓樂團也配合變弱,當麥斯基又人來瘋地變快,他也盡量配合加速,但整個團有時仍然搭不上一把琴。
聽到自己的愛曲被折磨成這樣,唉,好壓抑啊,非常不舒坦。可惜我沒辦法喝三口啤酒然後走人。
我不要再念麥斯基了,連自己都厭煩起來。我只希望各位演奏家大叔大嬸、大哥大姐、帥哥美女們,拜託多看點譜,多在意點作曲家在譜上對你說的話,練習時多認真投入一點,不需要在舞台上搖頭晃腦。沒人要求每位都成為extraordinary的藝術家,但是認清獨奏家的份內事並勉力完成,這跟我們每個人要做的事情都一樣吧?叫做「責任」不是嗎?
我想宇宙中所有的聽眾都會非常感激。
PS:照理說我應該用這篇置換掉前一篇「簡直糟透了」,但本人因為還滿喜歡前一篇那有節奏感的罵人...「詩」--勉強讓我算一下詩吧,所以有點重複。多包涵。
Shane
2009-09-03 21:23:09
怎會沒差?!聽音樂很重要啊!家裡也常有朋友來聚會,大家一起同樂真是感到幸福ㄋㄟ!其實我覺得出席音樂會到了這種境界,也沒有甚麼音樂會是非去不可的啦。跟自己的家人好友一起聽音樂,豈是與一群不認識的人擠在音樂廳受罪可以相比的。
你說的是。但總是鍾鼎山林,各有各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