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8 23:09:16orangebach
Janos Starker
前天一時興起,在YOUTUBE上面看了史塔克(Janos Starker)前年在日本與NHK交響樂團的演出,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
史塔克第一次演奏這首曲子是十四歲,七十年後再度演奏這首曲子,老先生的表情極其嚴肅,看起來很兇,跟馬友友說拉琴像做愛有天淵之別。這一款的德佛札克慢,但音色飽滿依舊,證明了史塔克還是史塔克。
在所有樂器裡面,我最喜歡大提琴;大提琴裡面,我最偏愛史塔克。「偏愛」是說,要聽大提琴,就是拿出史塔克的唱片,連想到別人都很少;偶爾會想到傅尼葉,但也真的是非常偶爾了。
喜歡史塔克的起點已經不可考,兩個可能性最大的原因,一是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二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莫名所以地著迷德佛達克大提琴協奏曲,每天早上各聽一遍,然後買了好幾個版本,聽來聽去史塔克最感動我。
另外就是巴哈無伴奏,當時我只想留一個版本吧,於是這個曲目做為這些人的決勝盤,通常巴哈無伴奏第一號的第一句,只要拉第一句,大概就知道喜不喜歡了(這個我想可能非常武斷)。最後剩下的是Tortellier和史塔克。這些很微弱的蛛絲馬跡,讓我非常著迷史塔克的音色。
對我來說,史塔克最迷人的就是音色。他的音色飽滿、渾圓、溫潤、到位,但是並不鄉愿,他拉自己的琴,他不討好任何人;這是我聽他的音樂莫名體會到的一種態度;多年後我讀了一些他的專訪,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巧合。因為年輕的時候曾被評為技巧不好,他這輩子都追求技巧上的完美,而選擇忽略了情感渲染的美感。落實在技巧上,史塔克思索並要求自己的弓法,盡量沒有顫音、減少擦弦,他要求每個音符都是老老實實地拉在弦上應有的位置。
因為他的弓法,出現了第二個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速度比較慢;尤其在某些快速音階滑行的時刻,他會為了讓每個音符都到位,速度會慢一點。好比德佛札克第三樂章,主題句的下半句節奏比較複雜,其中包含了一個快速音階,史塔克的速度明顯較慢上半拍,老實說,我就是喜歡那個慢上半拍,之於我那叫做「沉鬱跌宕」。
或許因為「到位」,史塔克本本分分地、誠實無欺地、直言無諱地處理每個音符、每個線條,既不underperform作曲家的意志,也不outperform個人的藝術野心,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的技巧沒話說,而他詮釋各種曲目的掌握度也很高,可是很少聽到在演奏時濫用自己的自由。"Make excitement; Don’t get excited"是他的鋼琴夥伴Sebok說的話,也是史塔克的此生的藝術圭臬。
這種態度的音樂對我有種鎮定神經的功效,史塔克就像個充滿自信但誠懇的世界,在我面前開展出來。這些年鎮定神經的音樂遠比振奮人心或者困難無比的音樂,之於我更不可或缺。我還是喜歡聽困難的音樂(人總是需要提升語學習的),充滿解謎的樂趣,可是就是覺得生活裡如果有更多的樸素的音樂或演奏者,可以讓我學習更專注並享受某時某刻某地,暫時免去對抗這個虛假的世界一點。
第三個讓我非常著迷之處是,史塔克同時是個很棒的side man。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和布拉姆斯大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非聽不可的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大家都合拍,友達。(插話:可以比較海飛茲、魯賓斯坦和Pitiagorsky所演奏的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版本,馬上讓你知道甚麼叫做友達,甚麼叫做不是友達。三個一百二十分的獨奏家組在一起可以弄出一組綜效三十分的團隊,也是挺了不起的。)
然而最近聽了他的古典時期前後的作品,我發現自己又多愛他一點。史塔克有很棒的德佛札克、柴可夫斯基、巴哈、孟德爾頌、高大宜、布拉姆斯,可是他的古典作品比前述所有的都好,非常非常好;好在哪裡?好在他的古典作品竟然聽起來異常溫柔、寬廣、悠揚、有親近感,我萬萬沒想到這位歷經二次大戰、納粹壓迫的匈牙利後裔,畢生一直因為戰時逃難的陰影,多數是無畏無懼的鐵漢印象,可是在這些十八世紀古典器樂取中,找到了史塔克的溫柔。
史塔克第一次演奏這首曲子是十四歲,七十年後再度演奏這首曲子,老先生的表情極其嚴肅,看起來很兇,跟馬友友說拉琴像做愛有天淵之別。這一款的德佛札克慢,但音色飽滿依舊,證明了史塔克還是史塔克。
在所有樂器裡面,我最喜歡大提琴;大提琴裡面,我最偏愛史塔克。「偏愛」是說,要聽大提琴,就是拿出史塔克的唱片,連想到別人都很少;偶爾會想到傅尼葉,但也真的是非常偶爾了。
喜歡史塔克的起點已經不可考,兩個可能性最大的原因,一是德佛札克大提琴協奏曲,二是巴哈無伴奏大提琴。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莫名所以地著迷德佛達克大提琴協奏曲,每天早上各聽一遍,然後買了好幾個版本,聽來聽去史塔克最感動我。
另外就是巴哈無伴奏,當時我只想留一個版本吧,於是這個曲目做為這些人的決勝盤,通常巴哈無伴奏第一號的第一句,只要拉第一句,大概就知道喜不喜歡了(這個我想可能非常武斷)。最後剩下的是Tortellier和史塔克。這些很微弱的蛛絲馬跡,讓我非常著迷史塔克的音色。
對我來說,史塔克最迷人的就是音色。他的音色飽滿、渾圓、溫潤、到位,但是並不鄉愿,他拉自己的琴,他不討好任何人;這是我聽他的音樂莫名體會到的一種態度;多年後我讀了一些他的專訪,其實有某種程度上的巧合。因為年輕的時候曾被評為技巧不好,他這輩子都追求技巧上的完美,而選擇忽略了情感渲染的美感。落實在技巧上,史塔克思索並要求自己的弓法,盡量沒有顫音、減少擦弦,他要求每個音符都是老老實實地拉在弦上應有的位置。
因為他的弓法,出現了第二個最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速度比較慢;尤其在某些快速音階滑行的時刻,他會為了讓每個音符都到位,速度會慢一點。好比德佛札克第三樂章,主題句的下半句節奏比較複雜,其中包含了一個快速音階,史塔克的速度明顯較慢上半拍,老實說,我就是喜歡那個慢上半拍,之於我那叫做「沉鬱跌宕」。
或許因為「到位」,史塔克本本分分地、誠實無欺地、直言無諱地處理每個音符、每個線條,既不underperform作曲家的意志,也不outperform個人的藝術野心,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他的技巧沒話說,而他詮釋各種曲目的掌握度也很高,可是很少聽到在演奏時濫用自己的自由。"Make excitement; Don’t get excited"是他的鋼琴夥伴Sebok說的話,也是史塔克的此生的藝術圭臬。
這種態度的音樂對我有種鎮定神經的功效,史塔克就像個充滿自信但誠懇的世界,在我面前開展出來。這些年鎮定神經的音樂遠比振奮人心或者困難無比的音樂,之於我更不可或缺。我還是喜歡聽困難的音樂(人總是需要提升語學習的),充滿解謎的樂趣,可是就是覺得生活裡如果有更多的樸素的音樂或演奏者,可以讓我學習更專注並享受某時某刻某地,暫時免去對抗這個虛假的世界一點。
第三個讓我非常著迷之處是,史塔克同時是個很棒的side man。貝多芬三重協奏曲和布拉姆斯大小提琴協奏曲,以及非聽不可的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大家都合拍,友達。(插話:可以比較海飛茲、魯賓斯坦和Pitiagorsky所演奏的布拉姆斯鋼琴三重奏版本,馬上讓你知道甚麼叫做友達,甚麼叫做不是友達。三個一百二十分的獨奏家組在一起可以弄出一組綜效三十分的團隊,也是挺了不起的。)
然而最近聽了他的古典時期前後的作品,我發現自己又多愛他一點。史塔克有很棒的德佛札克、柴可夫斯基、巴哈、孟德爾頌、高大宜、布拉姆斯,可是他的古典作品比前述所有的都好,非常非常好;好在哪裡?好在他的古典作品竟然聽起來異常溫柔、寬廣、悠揚、有親近感,我萬萬沒想到這位歷經二次大戰、納粹壓迫的匈牙利後裔,畢生一直因為戰時逃難的陰影,多數是無畏無懼的鐵漢印象,可是在這些十八世紀古典器樂取中,找到了史塔克的溫柔。
當然這些十八世紀古典作曲家的曲子寫得真是沒話說,如此簡單的旋律,如此優美與好聽、不矯情,聽了不會得憂鬱症,也不會覺得人生虛空,反會覺得自己心地變美起來。
雖然一直掙扎要不要推薦(原則上史塔克本人每片都說好,很盲目),其中我還是忍不住要強推史塔克的Luigi Boccherini的大提琴奏鳴曲和協奏曲,宇宙無敵美;曲子寫得好、拉得又好。三星帶花加三個皇冠。
不推薦的:一、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恩...平盤演出,我個人偏愛傅尼葉與肯普夫的錄音;二、巴哈無伴奏不用兩套都買:Mercury比RCA好一點,兩者擇一即可;三、史塔克有一些短曲,好聽,但是可有可無。
●一個小小的後記
究竟要不要寫篇文章記錄一下史塔克?這個念頭我想了很久,但遲遲未實行。原本就極少會跟人提起,我喜歡「XXX」的音樂,或者說是「XXX」的迷。並非沒有,而是:
一、總覺得說出來的比不上心理感受的十分之一,言語還挺多餘的;
二、當用言語去細數主觀的喜好或者客觀的獨特時,總覺得流失了甚麼,那就不如不講;
三、套句我媽的話,「你喜歡的東西都很怪!」,並非我愛搞特立獨行,偶爾無意間說出自己喜歡甚麼,而周圍的回應是個「喔~~這樣啊。」,然後又像沒事般回復到原來的話題,我就知道有些事情還是留給自己,三不五時拿出來敝帚自珍一下即可;
四、應該是盡量避開被貼上標籤,自由度可以高一點。
五、我一點也不想造神。
不過既然有人問起我此大哉問,那就趁機會先記錄一下吧。也算對自己有個交代。
雖然一直掙扎要不要推薦(原則上史塔克本人每片都說好,很盲目),其中我還是忍不住要強推史塔克的Luigi Boccherini的大提琴奏鳴曲和協奏曲,宇宙無敵美;曲子寫得好、拉得又好。三星帶花加三個皇冠。
不推薦的:一、貝多芬大提琴奏鳴曲:恩...平盤演出,我個人偏愛傅尼葉與肯普夫的錄音;二、巴哈無伴奏不用兩套都買:Mercury比RCA好一點,兩者擇一即可;三、史塔克有一些短曲,好聽,但是可有可無。
●一個小小的後記
究竟要不要寫篇文章記錄一下史塔克?這個念頭我想了很久,但遲遲未實行。原本就極少會跟人提起,我喜歡「XXX」的音樂,或者說是「XXX」的迷。並非沒有,而是:
一、總覺得說出來的比不上心理感受的十分之一,言語還挺多餘的;
二、當用言語去細數主觀的喜好或者客觀的獨特時,總覺得流失了甚麼,那就不如不講;
三、套句我媽的話,「你喜歡的東西都很怪!」,並非我愛搞特立獨行,偶爾無意間說出自己喜歡甚麼,而周圍的回應是個「喔~~這樣啊。」,然後又像沒事般回復到原來的話題,我就知道有些事情還是留給自己,三不五時拿出來敝帚自珍一下即可;
四、應該是盡量避開被貼上標籤,自由度可以高一點。
五、我一點也不想造神。
不過既然有人問起我此大哉問,那就趁機會先記錄一下吧。也算對自己有個交代。
molly
2012-03-07 23:33:51
很棒的感想 我也很喜歡史塔克 讓我有更多認識 謝謝
orangebach
2009-06-21 23:52:05
別客氣別抱歉,還有人對我感興趣我得給自己拍拍手。應該是個compliment呢。我應該要謝謝你。
你說得算有點底吧。我在某些事情上很嚴苛,我也認為要講究做人做事的道理,因為生命有限,在浪費過許多有形無形的珍貴資產後,我決定不再虛與委蛇、要對自己對別人誠實(當然我一定也虛與委蛇、委屈求全、不做自己過)。既不浪費自己時間,也不浪費別人時間,因為都很寶貴;每一個時刻都可能是最後一刻。
我對我的significant others是好的(尤其是家人和朋友),因為我念舊--這件事情算我的痛腳,所以我其實不夠狠。或許我算sharp,但我不夠狠。我算極端,這點沒錯,我自己盤算,我其實沒甚麼灰色地帶,因為我不希望覺得跟我難溝通、要猜來猜去,我覺得這是對人好。
當然因為這樣,我也背負不少罵名,嫌我太兇、脾氣大、暴躁、容易傷人、沒愛心、沒彈性等,這些人似乎都不會理性想想我為什麼這麼說或這麼做,實際上我該是溫和而理性的人。It is ok; I don`t give a shit.但我不耍傲慢、不動不動明示暗示展現高人一等。
我記得我到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周,把我找進去的老闆對我吼,「你作人可不可以不要那麼憨直?」
我吼回去的是,「這就是我可愛之處!」
瞭解了吧?這就是我可愛之處啊....哈哈哈哈
It`s a long story; probably talk to you someday.
抱歉這麼久才回覆。
假如開心是過日子的報酬之一,我覺得聽音樂是我人生裡最滿足的報酬,會想要好好地運用、好好地規劃,不是覺得好像薪水那樣匯進帳戶就好。
希望你也越聽越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