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1-15 23:34:43orangebach

一段最後以眼淚收場的MSN對話

我有個同業喜歡聽古典音樂,喜歡顧爾德,喜歡馬友友,喜歡卡薩爾斯,喜歡巴哈。認識她越久,越覺得她很妙--妙的是,怎麼有人聽音樂這麼挑食的?我很好奇到底有多挑食(當然你也可以說我很無聊、愛管人家閒事),有一天我在MSN上問她。

「你是不是只聽顧爾德?」我問。
「聽他比較多;我聽得很偏門」。W說。
「那顧爾德彈得所有的曲目你都聽嗎?好比他也彈魏本、巴托克、海頓。」
「主要是巴哈,他的貝多芬、蕭邦、海頓我都有啊,但我聽巴哈最多」。
「所以以此類推,我記得你大提琴只聽卡薩爾斯、馬友友?」
「麥斯基、史塔克也有啊」。
「那也都是巴哈嗎?」
「巴哈無伴奏比較多,海頓、德弗札克我也都有,但最後很少聽」。
「那小提琴呢?」我在想不會是海菲茲吧。
「是你推薦的啊~~歐依史特拉夫」。
「對對」沒錯,這是我通常會推薦的CD。

「你的荒島CD是什麼?」W在問我前陣子MSN上的暱稱。
「只選一套的話,巴哈平均率;你呢」。我說。
「我也是。不過會跟巴哈無伴奏大提琴很難抉擇」。W說。

「你都不聽交響曲的嗎?」我很好奇。
「很少耶。我都聽無伴奏、奏鳴曲,最多協奏;不過我有交響曲」,她繼續說,「簽字離婚後那幾個月買超多的,但聽了一遍就沒聽」。
「我前夫聽交響曲比較多;離婚後,他把交響曲帶走,CD架上多了許多空位。我就去買CD把空位補起來」。

「你都買什麼CD補起來呢?」我開始好奇了。
「交響曲。一次可以買到一、兩萬,總比買名牌包好吧」
「喔...」
「我有很多朋友離婚,之後就開始瘋狂購物,花一大堆錢。跟他們比起來,我買CD比較好,沒那麼貴,又可以聽,還可以補齊CD架上的空位」。
「可是你說之後你沒怎麼聽那些CD」。我開始想是不是問太多了。
「對,最後還是聽舊的CD多,我想我應該是個很依賴舊時情感的人吧。不過簽字後兩、三個月,什麼音樂都聽不下」,她說,「當然也因為前夫把音響也帶走了。後來我叫他幫我去組一套,他就幫我挑了兩、三組,要我自己選」。
「嗯嗯」...........
「ㄟ不知道為什麼跟你說這些我開始哭起來了....」
我佛慈悲。

這個對話的教訓是:
一、千萬不要太探究一個人聽音樂的態度,因為總是會扯開對方生命裡的舊傷,而舊傷到底好了沒,沒人知道。
二、凡同居人,若兩人皆為同類型音樂愛好者,建議不要把彼此的CD混在一起放,免得若不幸面臨拆夥,將發生難以分割的悲慘下場。一旦分割成功,無論是否要填補架上空白,精神物質都有極大消耗。恐怕比分基金、分房子更麻煩吧。
三、倘若當真無法面對分離,想使出殺手鐗讓自己下定決心,也讓局勢決裂至無法挽回,就把對方CD全都扔了、折了、燒了吧....
小V 2007-01-17 22:05:08

這或許就像是我平常說的用音樂寫日記吧
而且這種日記還不是說忘記寫就流逝過去
每一段音樂的記憶將隨著音樂的出現與消逝而有所波擾,
日記不去翻或許還會忘記。
音樂就算不聽還是有機會在腦海裡浮現。
有時候那種感動或是難過會比文字更真更有情緒。

orange 2007-01-16 17:13:21

宰了我比較快

麵條 2007-01-16 14:02:00

好文
來個坦白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