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17 20:37:38亞利安

孫子兵法(1)

孫子兵法(1)

每件事情,每項對策,每個敵人,都有不同的對應方法,如何善用各種的方法來應對這種不同的戰爭,是很令人值得深思的,但一切的根本,還是率先來自於自已對自已所掌握的程度多少而定,而我也從就孫子兵法中取出某些章節來解釋對這些事情的流程以及處理策略,防範模式,對應能力,以及某些技巧上,來淺談這本千古流傳的治世寶典。

當然,每件事情,我們首先要對其做一個所謂的判讀,而中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勝,而沉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其又提到說:『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其白話的意思即分別為出戰之時,若在計劃中預計可以打勝仗,是因為利劃周密,勝利的條件會比較多;開戰之前若預計不能打勝仗,是因為計算不周,得勝的機會較小。如果連算都不算,就那裏的勝利條件呢?而在有利的計策被採納以後,還要製造有利的態勢,作為外部條件的轉助工具,所謂『勢』就是根據情況是否有利而採取的相應行動。

但是少算,多算如何分別呢?也許每次的計劃擬定以後,人人都會說這個計劃的完整與完美性,而不進而考慮對手的計策,而當你考慮到所謂的優勢與劣勢時,是問敵手是否也跟你一樣聰明考慮進去呢?打戰不是邊打邊看,更不是所謂的『馬後砲』,而是要將所有的因素考慮進去,不管是有利無利的,集合所有的有利計策,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不是主帥一個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事情的。

而在多算部分,在集合眾人的心血之後,了解自已的優勢與劣勢比較以後,提出最有利的做法,只要勝算超過六成,放手一博,如此一來能夠勝利的因素也較平常的對手多出許多。而從集思廣益的方面來看,我們以國內的電子業界,鴻海精密來說,每個外來的投資者,那個人不是只看其老闆的動向來做不同的投資呢?主帥的強硬,主帥的優秀僅能為這家企業帶來短暫的生存空間;而每個長遠投資的企業,其無不是培養優秀的下一代來接掌整個團隊。而例如台積電來說,雖然張董事長是深謀遠慮的優秀企業家,但其手下的團隊卻才是令人害怕的隊伍,如此一來,良好的互動關係,培養出來的企業文化,進而帶動整個公司的營運是否公司能比較容易生存呢?以世界的年紀來看,人的生命是短暫的。良好的團隊與正確的領導主帥,如此發揮的力量才是真正力量,才是永久的企業文化。

而又以自已的電子零件業,在一窩峰的代理往大陸走的狀況下,高階主管與中國區領導人的互動模式需要有良好的溝通,不是靠中國區主帥一個就能搞定一切的。中國區的主帥位居最前線,將每個客戶於中國的資料傳回給總公司的領導者做為判斷,在與物流,財務,研發,甚至於每個環節的核心人物匯報以後,了解自已公司的主要優勢與未來方面。而不是單純將台灣領導人的想法發揮出來,也許領導有過人的想法,有極佳的妙計,但在現今的環節裏,主帥能得到的消息仍是以前線回報的消息最重要,前線每一條訊息,前線每一條戰況,都主導著整個局面的變化。自已也曾細想過此間代理接二連三往大陸發展後的狀況,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成功的公司中,有人是小公司做精緻服務經營,有人是大公司做人海戰術,但這些計策都是在台灣總公司的計劃當中已經思考完畢,已經考慮過權宜得失的,而不是像現在我們公司這樣且做且看,騎驢看馬兼跑步,這樣的公司營運會好到那裏去呢?我自已也不知道。不過慶幸的事情是我們中國區的組織是夠團結的,每個人都只會自已團隊去發揮不可能的力量,雖然情勢不停的再變,雖然環境的惡劣但至少在處理危機的環節上發揮出奇蹟。

但『奇蹟』是不可能一直發生的,奇蹟是配合每個人的力量所發生的,當其中有些開始動搖時,奇蹟將慢慢的消失,而進而將整個問題暴露出來。到時整個中國區的業務不是被敵人打得體無完膚就是被打倒而放棄市場,如此之前的投資與人力的花費僅是一種無謂的浪費而已,為此我也曾煩惱不已。是該放棄啦還是想辦法與總公司溝通呢?我選擇了第二個,與其失敗的退出戰場,不如轟轟烈烈的大幹一場。

所以,當我們從事每件事情之前,要算計到底我方自已的勝算也多大,如果不大如何變大,如果很大如何踏出第一步。當然也有像我這樣的例子,已經踏出了那之後如何解決,如何面對,這又是以後我們要討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