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6 11:51:00 美皇后

【台東長濱 灰黑橘黃】 在東岸向海洋的黑房子

          
四月開始了,寒假的遊記寫到現在,




 
      
當初旅行所帶回來的悸動也已經慢慢的沈緩下來,
      
遺留在例行生活裡的只剩那份何時可以再造訪的殷殷期盼。
                    
三月份真是好繁忙!接著的四月也安排得好緊湊!
                            
本想說這段遊記就在上一篇的『緩慢』打住,
                            
整理照片時還是無法忘情『灰黑橘黃』這四個顏色,
                      
那麼就在記錄另一段深山飄渺之旅前再來段海岸風情吧!





                        
長濱鄉附近,台11線82.5K的海岸邊,很不仔細就會錯過的入口,
                                   
轉進往海邊的方向,慢慢的開在碎石子路上,沒一會兒出現在眼前的是這樣的畫面,



                      
原來在這段同一個入口的海岸邊有兩家各有自己獨特風格的民宿,
                         
『灰黑橘黃』和『阿朵避』,它們全是出自同一個設計師陳冠華的創作,
                
和他早期獨創一格被稱為海邊廢墟的『沙漠玫瑰』有著同樣的冷調酷性。
                                
當初也猶豫著該住哪一家,現在卻想不起來當初會選擇『灰黑橘黃』的原因。
                         
也罷!有時間很建議可以兩家都住看看的,呵呵!



                            
總覺得這是一個意象的木柵門,
     
這麼廣大的海岸絕不是一片門可以區隔或阻擋出來的空間,
                          
像是為了要有歡迎客人的開門儀式而存在的。





                      
推開小門,隨即拾階而上,這時腳下踩的是灰黑橘黃的屋頂,




     
停留在此處就像是站在航行海上的大船甲板上,
        
迎著陣陣海風洗去一身的塵俗,不自覺的多佇足了好一段時間。





    
走往前方聳立著的高塔,往下一探是直通到底可以引進屋外光線的空間。

   





             
尋著旁邊的這道樓梯而下才是要進入民宿內部空間的開始。

   




坐在這裡看海吹風,是不會膩的享受。





                       
隨便推開一扇門,找不到制式的接待櫃台,
                        
只好在民宿裡打電話給民宿管家告知我們已經在屋內,卻不知該何去何從,
          
聽起來就覺得好笑吧!


                               
接下來就也糊裡糊塗的的被引領到一條長廊的盡頭,就是我們今晚的房間。
                                 
兩張雙人床,房間的裝飾以很符合名稱的灰黑橘黃四個顏色為主角,
                     
再勾勒出一些幾何圖形為搭配,尤其是三角形在整個建築體內外有很高的出席率。





                         
落地窗外正中不倚剛剛好就面對著太平洋,而窗內佈置出個小休憩區,看海、發呆......都可以。





              
夜晚,窩在這裡,啃著民宿貼心準備的《深夜食堂》裹腹充飢。






浴室,發現唯一例外的顏色,就是馬桶的白。







      
自己來的早餐,公共的廚房冰箱裡準備著一套自製手工麵包早餐,






料理台的牆面貼著如何加熱食用的注意事項。
                 
令我訝異的是,上面寫著麵包用大同電鍋蒸過的口感會更Q彈,比照辦理後,果然是大吃一驚,
          





抹上民宿主人親手特製的橘子果醬,簡單的早餐,卻是滿口的幸福。






隨性找個區域,每張餐桌椅都面著海洋,開大窗,

       

  

        




咬著果醬麵包也一起咀嚼進這份海的寧靜滋味。








女主人也是陶藝藝術家,
                  
屋子裡舉目所見的陶藝品和杯碗瓢盆都是出自她的創作,
                    
廚房裡有面杯子牆架,掛著的杯子個個都是獨一無二,





     
隨喜喝茶、喝咖啡都不會撞杯。







                 
屋子前後有著高低落差的水平面,也因此造就了建築本體的層次感,
                        
層疊相接的隔間讓我一直是處在迷宮的錯亂,
                         
花了一天一夜的時間還是搞不清楚各個空間的動向,
                        
總是在裡面繞來繞去的找不到回房間的路,也因此遲遲不知如何下筆寫這篇文章(這是個好藉口吧!),
                    
所有的樓層也無法標出確切的數字,常常是走下樓梯,要進入地下室,
                     
卻是轉進面著海洋開著大窗的一樓,
                       
向來沒什麼方向感的我卻很迷著於這樣沒有制式規格的立體變化,
            
樂此不疲於處在迷宮的團團轉,每走一步或轉個彎都是會有著無法預期的驚喜出現。
                            
唉!拙於描繪這棟建築的空間藍圖,只好看著照片自行憑著想像力拼湊。




       
整個公共區域既是可以發懶放空的居所也是手工橘子果醬和藝術品的展示場,
        
細細品味,俯拾皆美。


         

      

    

   

 

    





踏著樓梯到最底部同樣是開窗向著海洋的書房,

    


 



沈穩寂靜的格調,很適合夜裡蜷縮在此的沙發上,聽著浪濤聲沈浸在書本的世界,
       
啜口茶,享受沒有干擾的自然音韻。







               
這房子得天獨厚的坐擁整片綠地和蔚藍海岸,

   





      
每個分秒都可以盡情的佔有東海岸白天黑夜不同的迷人風采。


  




           
從『灰黑橘黃』往北邊眺望過去,會看到同樣是黑黑外貌的鄰居『阿朵避』。







背對海的這一邊是處於地勢較高的水平面,





   
種滿仙人掌的院子頗有沙漠綠洲的意境。

   





    
這面的建築體由25條磚砌的柱子所組成,

       

   





長廊的一側規劃為住宿的區域。

   

    




在這裡,沒有網路,沒有冷氣空調,沒有電視,
   
更沒有潔白無暇的床單棉被,
 
有的只是灰 黑 橘 黃的色彩,和大自然的那片綠 那抹藍,
   
強烈特殊風格的民宿,也是這次旅行的新的嘗試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