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5 13:51:19alianlin

擁有高階證照,畢業不怕沒頭路

聯合報 2005.06.25

當校園裡愈來愈多學生考完證券營業員、保險、銀行理財規劃人員後,有些學生選擇繼續向難度較高、考試科目也較多的高階證照挑戰。台灣理財顧問認證協會統計,兩屆認證理財規劃(CFP)測驗已有35名七年級生報考,而到台北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上CFP課程的學生裡,約有一成左右是在校就學的七年級生。

學生有沒有必要考高階證照?金證照副總劉作時建議學生可以幾項指標判斷自己適不適合考高階證照,分別是自己喜不喜歡讀書、專業知識上的程度和語言能力好不好、想不想進外商、財力夠不夠,如果肯定的答案愈多,表示自己愈有本錢向高階證照挑戰。

許多準備過高階證照的學生都認為,在學考照,最大的優點就是時間多,之前許多CFP考生留職停薪三、四個月,甚至半年,就只為了準備第六科考試,72年次、高雄義守大學財金系的張簡詩婷就說,有些上班族為了考試辭掉工作,如果又沒考上豈不兩頭空?學生就不會有這種問題。

交大運輸科技管理系、台大新聞研究所畢業的李承景,69年次,立志當基金經理人,已考過美國特許財務分析師(CFA)的LEVEL 1和LEVEL 2,他也認為考高階證照是一種長期抗戰,利用在學時間唸書,對生活的影響最小。

台灣理財顧問認證(CFP)協會秘書長劉凱平說,要替客戶做好財務規劃,需要一定的人生閱歷,但如果光從考試的角度看,利用在學時間通過考試,確實是比上班族容易。

國際性的高階證照不但難度高,考試成本也都以萬元起跳,有些甚至有工作年資限制,以通過CFP認證為例,考生在考完試以後五年內必須有三年工作經驗,否則考試成績將失效,等於白考。學生真要考照,劉凱平建議,要特別留意證照對工作年資的要求,如畢業後想唸研究所或服兵役的男生,不用太早考。

除了CFP以外,CFA和財務顧問師(RFC)也都有工作資格的限制,大專畢業生想考CFA要有兩年工作經驗,高中畢業想考需有四年工作經驗;至於RFC則規定要現職是金融從業人員才能報考。

RFC協會台灣發展中心執行長陳駿為說,做財務規劃本來就要有一定的成熟度,才會取信於客戶,就像保險業和銀行業對行員也會以工作資歷做初級和中級訓練。陳駿為以法官考試為例,很會唸書、考試可以年紀輕輕就當上法官,可是如果缺乏社會歷練卻可能發生誤判的情況。

陳駿為說,證照可以分「道具證照」和「工具證照」,如果目的就是想拿到證照,利用學生身份考高階證照當然是好時機,不過如果站在客戶的角度,學生實在不必考到高階證照,否則充其量可能也只是張道具證照。

陳駿為建議,還沒有實務經驗的學生,參加國家考試或初階證照考試應該就可以,除非哪一天銀行把新進人員的門檻提高到需擁高階證照。目前台灣取得RFC資格金融從業人員,平均年紀在35至45歲左右,工作年資則至少是六年起跳。

不過有些證照缺乏實務經驗的問題,也可以利用工讀來補足,以要求工作經驗的RFC為例,如果是夜間部學生,長期在金融機構裡工讀,這部分的工作經驗是可以被承認的。

除了缺乏實務經驗的磨練,學生考高階證照會面臨的另一項困難是考照成本所費不貲。以不限制學生考試的CFA、CFP和風險管理師(FRM)為例,CFA報名考試費用約4.5萬元,教材及工具費約3萬元,拿到證照後還要繳每年約1萬元的年費;CFP報考費用則為2萬元,認證學分費用約7萬元,拿到證照後每年要繳3,000元年費;FRM的報考和教材工具費也近3 萬元。

考過CFA的李承景,已經花了6萬元,但他說這樣的短期投資不算什麼,20幾歲考過,可以用一輩子,如果確定要走這條路,這些錢是很划算的。

學生考照,目的不外乎希望出了社會找到好工作,劉凱平之前就曾透露,CFP在還沒放榜前,台灣已經有五、六家金融機構打電話跟他要人,一家非金控體系的銀行更向他明確開出要三個CFP的要求,更誇張的是還接過大陸金融機構跟他要CFP人才。

國泰世華銀行財富管理部認為,對理財專員而言,能夠有業績,與客戶互動良好的實務經驗還是最重要。不過,如果今天要在一群全都沒有實務經驗的新鮮人裡選才,有證照會比沒證照吃香,有高階證照者又比只有初階證照的人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