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2-16 04:35:51寄居蟹

【反戰運動在台灣】問題出線I

離開Denfert Rochereau 廣場時,地鐵出口湧出來的人,將整個入口都塞滿了。就再順著遊行隊伍的路線,走到了下一站地鐵。搭上車離開時,看到對面列車仍是一廂滿滿的人。相較之下,我搭的車荒涼許多。

在廣場上買了個三明治,五塊歐元。我就在一旁看著愈來愈多的人集結,一邊享用我的早午餐。就巴黎的物價來說,五元不貴,而這種感覺好像回到了台灣威權轉型末期的民主香腸。當我走到下一攤時,老板給了一個中年男子一份三明治,一邊說了 :「待會要走很長的路,多給你一條香腸。」好險我不是在這一攤買的,要不然老板講了這樣的話,我就非得跟著遊行隊伍走到底不可了,因為明天跟朋友有約,請他要再幫我看一次研究計劃,好在明天寄給教授。所以今天還得趕到密特朗圖書館關門前,將一些資料補齊。

十四號線與國家圖書館人少了很多,跟四號線與廣場上差別很大。我也就開始想,這一次的反戰活動。

****
在廣場上待了約半個小時,再走了一段約十分鐘。我看到了很多的旗誌,許多組織,也聽到了很多的口號。「Non à la guerre du pétrole(反對石油戰爭) !」是我聽到的第一句口號。隨之而來的,還有許多 :「On ne veut plus de guerre !(我們不要再有戰爭 !)」、「Bush, la guerre, on n’en veut pas ! véto, véto la France pour la paix(布希、戰爭,我們不要,否決、否決,法國支持和平)」……

在遊行人群裡,看得到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隊伍,也有大批的阿拉伯參與其中,而最開心的則是看到格瓦拉‧切的紅旗,還有法共宣傳車放出來的音樂,非常動人,充滿了力量。

****
誠然,如學校中社會運動的課裡,也提到,同樣的示威人群之中,也有不同的訴求,為了各自的利益。不過,倒也同樣重要的是,對於利益的解釋,不能過於生硬,同樣也有許多人,他們的參與,並不是那麼清楚地在計較現實的利益,而是價值上的認同。

我想,必須說的是,經常能給人力量的,是這些認同,讓人動容的,也是一種無私的關懷。而這些認同與關懷,也經常會化約為簡單的價值 :反戰、和平,或是民主、自由。

****
簡化,是社會運動的必然,而且事實上,不同的參與團體與個人,也會有他們各自不同的認同。社會運動是一種大型的群眾運動,它的目的是在於展現公民意志,讓集體行動來展現公共論述的高潮。

不過,得承認的是,就這次的反戰,並沒有能充分地讓公共論述呈現出來。而是很奇怪地,在一開始,反戰的討論,就好像陷入了情緒。為什麼 ?

我想討論二個問題 :

1、網路作為一種社會動員的侷限 :
2、反戰運動在台灣的困境 :這主題包括二個,犬儒知識份子在台灣,與台灣社會對反戰的矛盾心態。

如果可以,我想還是仔細了解一下美伊戰爭的原因好了,終究這才是我的本分。


註:今天巴黎遊行,警方估計約有十萬人,而參與的團體則稱有二十五萬到三十萬……差了真多。看來,不只是對反戰的認知差別很大,就連數目的估算,也有很大的不同。圖片是今日在波爾多的反戰遊行,摘自世界報。據說,那裡今天也有十萬……只是,不曉得是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