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30 22:53:33寄居蟹

【自由的美學】在與壓抑的相對之間

自由與壓抑並不是對立的,就像陰與陽之間的關係,也不是對立的一樣。

太極生二儀。日常生活是種混沌,當結晶出來了什麼的同時,也就有另一個不是什麼的力量與其並在,這不是對立,而是相生相兢。如老子<<道德經>>第一章的「有」、「名」,一樣,陰陽,或者是自由與壓抑,「此兩者,同出而異名」。

具體點說,就如<<道德經>>第二章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美醜、善惡、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存在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它對照了個「不存在」,從而突顯了「存在」的意思。

日常生活,是個混沌,如果沒有一些突出的什麼,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就按著習慣走,日復一日,我們記得昨天「存在」過什麼事嗎?如果有,那是因為這個存在,是相對於之前的生活來說,「不存在」的。

暑假,小貓咪回台灣,留了小羊在巴黎寫論文,小貓咪的「不在」,卻比「在」更清楚(見<<「你在那裡?」一文)。

但,我們可以說,很多事對我們來說,都「不在」啊!前些日子在太空物理學界討論的「第十大行星」,它的在與不在,對我並沒有意義,在也好,不在也好,並沒有影響。

於是,重點是「意義」,與「影響」,如果一個「外物」,對我們並不造成內心的共鳴,那也不過就是個外物,沒有影響,不具有意義,它就是「外物」,在與不在,沒有什麼特別的重要性。奧塞美術館中的藝術品,據說藝術價值非凡,但那不過是據「某些人」說的,對小羊來說,我看不懂,我只想跟小貓咪到梵谷之家散散步,可能的話在小鎮上喝個咖啡,吃下午茶,至於梵谷譜出了什麼美麗的交響曲,我就不在意了(當然,如果這位仁兄不是音樂家,而是願意送給小羊一間在東區70坪大房子的房地產商,我就很在意了)。

台灣的選風,大家都知道總是有點問題,久了也就不在意了。對於這個場域,Champs politique,就用Pierre Bourdieu 的概念,它裡頭的行為規範,並不是客觀外在的,而是與我們內在價值之間,具有一定的合意性---雖然不是百分百,但至少是可以容忍的。不過,台灣的政治場域正在改變,而當朱安雄買票當選,突然之間就觸動了大家的神經。

「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可忍與不可忍,在與不在,實際上都一樣的是,存在著一種深刻的、重要的價值在人心裡,孔先生用八佾舞來測量這個人心中的價值,台灣政壇用選票看到這條道德的界線,那一條可以勾動人心的神經總是在,對人有意義,影響人的行為……

在與不在,是相對的,並不是互斥的,而反而是同源而相生的。一個安安靜靜外在的東西,並沒有意義與價值,Rimbrandt的自畫像對小羊來說,沒有小貓咪的照片有意義,而Manet的「檸檬」,可能沒有剛從Monoprix買回來,要治療小羊感冒的檸檬有價值(不過,當然是價格高多了)。

自由與壓抑是同樣的關係,將重點放在「量化的限制之有無」,是放錯了重點,重點有兩個:

一、權力與意義。
二、自由與壓抑是相對於人的存在,才能討論的,只有人,也因為是人,才會意識到自由與壓抑。

註:
1)、看來又是個大題目了,又要積欠稿件了。下次希望除了討論上述二個重點,也討論「力量的美學」。
2)、附圖是馬奈的「檸檬」,不是Monoprix買的檸檬的電子照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