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2-10 03:20:19寄居蟹

比較研究的一些聯想(五)

好久沒寫這個題目。論文交出去之後,好像學術研究就放了大假。

生活中,總是有一些重要的「點」:寫論文拿學位是留法的一個重點,而交出論文的Deadline,則是個寫論文的重點。因為這些點,生活的形態會以這些特定的點而運動,像是一個重力場,影響星球的移動方向,而重力場有時候不只一個,那麼星球的運動方向,就是這些重力場的合力。個人如此,而社會生活也是如此。

不過,我有興趣的是,人類相對於其它生物或物理的運動有什麼不同。星體的運動,我們可以因為影響特定星體的重力場,而找到特定星體存在的位置、軌道,找到的機率非常高。只要找到影響客體的力量源,就能找到客體的運動方式。自然界的運動規則是S-R(剌激-反應)模型; 但人類行為不同的是,人的行動是S-O-R(剌激-主體-反應)模型,同樣的剌激,對不同的人(主體),會有不同的反應。

當然,行為學派會說,透過統計方法,我們要研究的對象,不是特定的個人,而是在特定的社會中,集體的運動方式,於是「人作為一種主體」所造成的個人相對於集體的行為上的「偏差」,也就可以忽略。行為學派要研究的,是一般性的規則,殊性的個人,要不整合進整體裡,就是當作「異數」而排除。於是,比較研究裡,就有一種可能,像是「中央銀行獨立性研究對於通貨膨脹的跨國比較」,就可以先測量幾個研究對象的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然後在時間序列裡,算出獨立性與各國通貨膨脹率之間的關係。

這樣的研究確實存在,不過,我想在各國央行總裁的眼裡,不知道他們如何理解這些研究:葛老的政治敏感度可是出了名,而英格蘭銀行與財政部之間的關係,可是合作無間。如果央行的運作與政治無關,那麼歐盟央行總裁人選的爭執,怎會在法德之間政治角力的重點。

而事實上,對「獨立性」的要求,或者進精確地說,研究「中央銀行的獨立性」可以說是貨幣主義興起來的主題。貨幣主義不斷的重複:Money Matter,而在強調對抗通膨的興趣下,央行的獨立成為學術圈中主題……

提出一個問題,一定會有個「參考點」,這也就是韋伯所說的「價值參照」。對央行獨立性研究的興趣,並不會獨立於政經社會的需要。所以,這個問題提出的同時,「通貨膨脹」成為研究者想看的現象,然後會從「央行獨立性愈高」看到「通貨膨脹愈低」的「事實」,希望各國政府依了這個「事實」,建立該國的政經秩序:也就是,政府少點干預,央行更獨立,那麼通貨膨脹愈低……

是這樣的嗎?通貨膨脹是政經決策的唯一價值嗎?央行的運作,是獨立於國際政經體制的運作嗎?………相應的提問,可以再問上一百個也不會太多。

好吧!!說了比較研究需要個「參考點」,結果參考點出來了,卻確是給批評得一文不值。

怎樣面對「參考點」的必然存在呢?怎樣的參考點是適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