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6-25 19:28:42寄居蟹
【讀書筆記】行為者與結構I
「這是個大題目,跳進了之後,碰不到底、摸不著邊,會出不來。於是,也就會變成是個偽題目。」意思大概是這樣,幾個月前跟個朋友討論社會資本時,提到了這個問題,及我的看法。
大題目是因為,這是社會科學裡的核心議題,已經有一大堆的文獻、論文在處理這個議題;而它是偽題目--我這樣說,可能會被許多前輩們打死--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會落到無解的境地;再者,它也與社會學的傳統相背離,問了這個問題,無助於社會學的想像,而且還會將已經複雜的問題,搞得更複雜。
***
有次與朋友閒聊,他跟我說到他的女朋友的個性:「說實在的,我真的不懂這個女人在想什麼。一方面,她總是很乖巧地符合社會的規範,一個善良的女生,會照顧別人;但另一方面,卻跟她最親近的人之間,有很多的衝突,很有個性,批評這個、挑剔那個。」
「不要問我我要什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要什麼!」朋友最後引了一句她說的話,解釋他為什麼不懂這女生的原因。
相對於女人難以理解,一個拉子朋友說到男人時,倒是一點也沒有模糊地形容男人:「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女人的複雜,是因為男人期待要看到女人的簡單,但簡單看不到,愈看愈複雜;拉子不喜歡男人,簡化了男人,不想去懂男人,愈來愈多的誤解,也讓這個世界愈來愈複雜。
男人就是這樣嗎?而女人,又不是怎麼樣呢?就算男人真是用下半身思考,也是有時候會用到上半身行動啊!!即使女人說她不知道自已要什麼,但她仍然知道,一直問她她要什麼,她會很煩。
***
思考與行動之間,很難用下半身、下半身地來區分,人總是一個整體;要什麼、不要什麼的實質問題,不容易直接地找到答案,不過我們卻可以從問題的形式上,找到對於問題本身,看到一些直覺的回應。
討論行為者與結構的關係,從概念地下手,前題總是先二分了、假設了有個客觀、外在的行為者與結構,這樣一來,會不會就像將人截斷了成上半身、下半身一樣,看到了的是個「死了的」行為者與「僵硬」的結構呢?從這個角度來了解行為者與結構,很容易無解,因為我們得不到「死了的」行為者說什麼話,也看不到「僵硬」的結構,因為什麼因素,而有回應。
如果我們不斷地去問,倒底行為者是什麼,結構如何定義,那麼會不會就像是假定了有個固定的本質,從自已是什麼、不是什麼,再去界定自已要什麼,不要什麼。那麼,靜態地、本質地來看男人、女人,或者是「人」本身,而忘記了人不見得是「要」什麼,不必然是為了什麼「實質」的原因行動,那麼將會更難以理解這個世界倒底是怎麼了,因為這些所謂的「實質」問題,無法感受人的存在境況。存在的問題,有許多是要用心去體會,才能看得到的焦慮與快感,而社會學傳統問的是,這些焦慮與快感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註:Norbert Elias (1897-1990),德國社會學家。最近一直在唸他的幾本書,對於什麼是社會學的研究,有種「豁然開朗」的暢快感。他的型態社會學、歷程社會學,及心態史的研究,讓我想到了C. Wright Mills【社會學的想像】中的一句話:「任何一種社會研究,如果沒能回歸到傳記問題、歷史問題,以及兩者在社會之中的交集,就不可能完成它的學術之旅。」
我想,Elias完成了他的學術之旅,而看了Elias的作品,我也覺得這條學術之路,走得踏實許多。
大題目是因為,這是社會科學裡的核心議題,已經有一大堆的文獻、論文在處理這個議題;而它是偽題目--我這樣說,可能會被許多前輩們打死--是因為我覺得這個問題一開始就問錯了問題,會落到無解的境地;再者,它也與社會學的傳統相背離,問了這個問題,無助於社會學的想像,而且還會將已經複雜的問題,搞得更複雜。
***
有次與朋友閒聊,他跟我說到他的女朋友的個性:「說實在的,我真的不懂這個女人在想什麼。一方面,她總是很乖巧地符合社會的規範,一個善良的女生,會照顧別人;但另一方面,卻跟她最親近的人之間,有很多的衝突,很有個性,批評這個、挑剔那個。」
「不要問我我要什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不要什麼!」朋友最後引了一句她說的話,解釋他為什麼不懂這女生的原因。
相對於女人難以理解,一個拉子朋友說到男人時,倒是一點也沒有模糊地形容男人:「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
女人的複雜,是因為男人期待要看到女人的簡單,但簡單看不到,愈看愈複雜;拉子不喜歡男人,簡化了男人,不想去懂男人,愈來愈多的誤解,也讓這個世界愈來愈複雜。
男人就是這樣嗎?而女人,又不是怎麼樣呢?就算男人真是用下半身思考,也是有時候會用到上半身行動啊!!即使女人說她不知道自已要什麼,但她仍然知道,一直問她她要什麼,她會很煩。
***
思考與行動之間,很難用下半身、下半身地來區分,人總是一個整體;要什麼、不要什麼的實質問題,不容易直接地找到答案,不過我們卻可以從問題的形式上,找到對於問題本身,看到一些直覺的回應。
討論行為者與結構的關係,從概念地下手,前題總是先二分了、假設了有個客觀、外在的行為者與結構,這樣一來,會不會就像將人截斷了成上半身、下半身一樣,看到了的是個「死了的」行為者與「僵硬」的結構呢?從這個角度來了解行為者與結構,很容易無解,因為我們得不到「死了的」行為者說什麼話,也看不到「僵硬」的結構,因為什麼因素,而有回應。
如果我們不斷地去問,倒底行為者是什麼,結構如何定義,那麼會不會就像是假定了有個固定的本質,從自已是什麼、不是什麼,再去界定自已要什麼,不要什麼。那麼,靜態地、本質地來看男人、女人,或者是「人」本身,而忘記了人不見得是「要」什麼,不必然是為了什麼「實質」的原因行動,那麼將會更難以理解這個世界倒底是怎麼了,因為這些所謂的「實質」問題,無法感受人的存在境況。存在的問題,有許多是要用心去體會,才能看得到的焦慮與快感,而社會學傳統問的是,這些焦慮與快感的社會基礎是什麼。
註:Norbert Elias (1897-1990),德國社會學家。最近一直在唸他的幾本書,對於什麼是社會學的研究,有種「豁然開朗」的暢快感。他的型態社會學、歷程社會學,及心態史的研究,讓我想到了C. Wright Mills【社會學的想像】中的一句話:「任何一種社會研究,如果沒能回歸到傳記問題、歷史問題,以及兩者在社會之中的交集,就不可能完成它的學術之旅。」
我想,Elias完成了他的學術之旅,而看了Elias的作品,我也覺得這條學術之路,走得踏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