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6 15:29:29Alex

一生痴絕 無夢徽州

  早起,還是沒有計劃,對著東黃山的地圖開始隨便找了個點落了下去--江村。

  江村,雖叫江村,卻並不依江傍水,是個隱於群山的山村。位於旌德縣白地鄉境內,距黃山風景區僅37公里。擁有豐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觀,更以其中走出的眾多名人及保存完整的名人故居而著稱於世。

  江村,建於隋末唐初,是一個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文明古村。這裡自古人傑地靈,人煙鼎盛。據史書記載,咸豐初年(1851年)江村全村男女達8萬人,號稱“小杭州”。這裡景色秀麗,不僅有聲名在外的“江村十景”等自然之景;也有“江村總祠”、“溥公祠”、“明孝子文昌公祠”、“父子進士坊”等古樸的人文古跡。而眾多的民居、老街、牌坊,相對集中連成一片,既與皖南其他古景點有共性之處,又有獨特的內涵和神秘的色彩,顯得別具一格。

        江村文風淳厚,村民自古以來“重詩書,勤課誦,多延名師以訓子弟”。質樸的文風孕育了江村,當地人英才輩出。據傳,江村的先祖便是南北朝著名詩人江淹。明清時期江氏族人考取進士、文武舉人計126人,民國初10年間出博士、學士17人,這在中國的古村落中是極其罕見的。而清代醫學家、“人痘接種法”發明者江希舜;清代翰林院編修,書法家江誌伊;民國代總理江朝宗;民國安徽省長江紹傑;民國海軍將領江澤澍,中國社會黨領袖江紹銓;《語絲》發起人、民俗學家江紹原;革命烈士江上青(江澤民之父);著名數學家江澤涵;胡適夫人江冬秀等也都是從江村這塊靈秀之地走出的英傑。

 

 

 

 

 

 

  “孝”字,據傳是南宋哲學家朱熹所書。今人據其形解說:孝字上部似一仰面書生在跪地作揖,其後部酷似一猴頭形象,其意在孝者為人,不孝者為猴猻之類。此種解說很有趣味,且不論當時朱熹寫此字是有無此意,但次種解釋也反映了崇尚禮教,尊老愛幼的純樸民風。同時也說明中國文字的巧妙,如果有意寫成猴頭人面,那就成了字體設計了。此字間架適中,運筆有力,書寫時必然氣力雄厚一氣呵成。唐明皇曾說:“是知孝者,德之本歟!”清康熙皇帝也有“孝治天下”之說。一個孝字就給幾千年的中華禮教文化奠定了基礎,不得不令人佩服。

 

 

 

 

   建築是歷史的雕塑,是文化藝術的體現,徽州建築就是最好的實證。徽州人自古尊儒重教,從而使得中國封建傳統文化得以很好的體現,就室內設計布置而言,室內正中的照壁上垂掛著大幅的中堂畫軸,內容主要是治家格言或是山水花鳥,也有人口較多的富戶人家掛猛虎下山圖,以示威嚴。左右兩側掛名家書法楹聯,下側擺著長條案桌,八仙桌。長條桌上擺放著自鳴鐘、東瓶西鏡、帽筒等,其意為終生平靜(鐘聲瓶鏡),平平靜靜(瓶瓶鏡鏡),以此盼望家庭和睦,平安福祈。兩側廂房的板壁上掛有字畫,木柱左右對稱,均掛有木制楹聯,如此設計室內擺設就體現了徽州家庭重視禮教規範,同時也反映了皖南村民對和睦環境的追求,展示了時空一體,天人合壹的文化內涵。

  徽州民居建築藝術又有一個獨特而鮮明的特征,就是集磚雕、木雕、石雕為一體,形成一種氣韻獨特的藝術風格。其中木雕的材質極為優良。所用材質一般比較細膩、柔軟、便於雕刻,最常見的有松、杉、白果等。在家具的制作中也有梨木、楠木、紅木等。木雕主要裝飾在建築內部主要的地方,如梁架、鬥拱、門、窗、欄桿以及桌椅等家具上也均有裝飾。石雕構件主要體現在門罩、漏明窗、大門前的抱鼓石以及石牌坊,橋欄等。石雕在明朝時期就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如西遞的胡文光刺史牌坊,西園中的西扇漏明窗等,均為石雕藝術中的佳作。而磚雕多用於門罩,屋脊上的人字封檐,庭院明窗等處。其手法多采用誇張的形式,如“人大於山,馬大於樓”,主題明朗突出,形象也頗為生動。

  磚雕、石雕多為配合木雕而使用,而磚、木、石雕再與楹聯以及室內淡雅別致的擺設相結合,古色古香的氣韻與文化藝術的基調達到完美的結合,以極為獨特的方式展現了徽州建築的人文藝術特色。

 

 

 

 

 

 

  江村獅山古廟,亦叫海神廟、媽祖廟、天后娘娘廟。始建於宋崇寧丙年(公元1106年),至今已有903年。

  天后娘娘即福建、廣東沿海、台灣地區普遍信奉的“媽祖”。民間傳說是專司海上救難撫危、驅邪救世的海神。宋、元各朝封其為“天妃”,清康熙封其為“天后”。媽祖信仰是我國在世界上影響最大的民間信仰,與文聖孔子,武聖關公鼎足而立。江氏第35世族祖江文政,宋朝(1106年)中進士,官至秘書閣舍人。當時皇帝遣其出使海外貿易,江文政祈求媽祖海神保護,三月完成三年才能完成的任務,受皇帝重賞。他感念媽祖庇護,返鄉後於江村獅山建寺廟。此廟是皖南徽派村落中僅有的一處媽祖廟。

本文轉載自網易博客 - 簡單生活兩條魚, 江村獅山古廟轉載自時代圖片

 

旌德縣白地鄉位於安徽省黃山巿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