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1-14 01:08:58謝敏

媽媽咪呀

這是第一齣音樂劇,我喜歡電影版勝過舞台版。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電影版角色性格比較立體,故事比較圓,不是圓滿的圓,而是在整體感與雋永性來說,電影版是強過舞台版很多的。

 

電影版將畫面拉到希臘的小島拍攝,是讓我更有FU的一件事。

 

他跟歌劇魅影不同,魅影的舞台效果,那真是化腐朽為神奇,電影有那個技術,但花再多錢,出不來那個感覺;

 

媽媽咪呀的舞台簡單陽春,儘管在燈光的表現讓人激賞,舞台轉換也不失創意,演出者充當撿場也挺有意思。但總不如在碧海藍天的小島上,就真的找個小旅館,上上下下跑進跑出,或在岸邊唱著I have a dream.來的有味道啊!

 

當然啦,電影版請到演技派梅麗史翠普,確實加了很多分。她的閨中密友以及那三個父親,雖然歌聲不盡如人意,但個個有型有款,儘管那個型並不是青春偶象,卻端的都是冷面笑匠,溫馨、有趣,有時候還有點感人。

 

歌舞場面,電影版也處理的比舞台版精彩很多。電影利用建築物、海邊的地形高低起伏,讓歌舞場面更豐富,形形色色的人種、各種不同的舞姿,擁擁擠擠塞滿螢幕,我超喜歡這種歌舞片。而舞台版只有在最後那場歌舞,讓人可以high到最高點;其他,總覺得少了點什麼,無法讓你熱血沸騰。

 

我想小巨蛋的場地,讓在台演出的舞台版有點冷清,要負很大的責任。我依舊認為小巨蛋不適合演舞台劇,最重要的,他跟觀眾的距離太搖遠了。看看國家劇院、中山堂、新舞台,或是全世界演出舞台劇的場所,即使是二樓,即使最便宜的位子,都不會讓人有遙不可及的距離感。尤其媽媽咪呀使用的舞台不大,歌與舞的效果,都讓在現場的人沒有太大的參與感,除非你就坐在舞台前面幾排,否則,就只能遠遠看著舞台上頭的人在移動罷了。我相信如果換到國家劇院,那台上台下融成一起的效果可能都會不一樣。

 

但有一點,雖然電影版的音樂比不上舞台版,但是,兩個加起來,都比不上ABBA的原唱,那天籟般的音樂,絕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