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聽了一場很棒的演說,當然是因為...有老件!!沒有預期到的老件知識,真棒,到底誰給我說米紙就是哪種包在糖果外面的米紙阿!?G大神真是人類的好朋友,馬上查就可以查到一堆有的沒的,一邊聽課一邊互動,老師果然就是科學教育研究所,知道教學要有互動才有Ving的效能,真的不要只是老師在表演,都不知道下面的人到底有沒有在聽!!
還聽了一堆歷史過程,最愛聽故事了,當然那些理論就偷偷的夾在其中,邊界物的定論,很棒啊,我想我們現在的學科研究就需要這樣的東西吧,不然專業人跟常民間的bug就永遠都是Bug了,永遠也不會變成磨合共榮的點!!當然還聽到很多分類學的演進過程,剛好又跟前幾天聽到的博物館學的過程重疊,真好,上天老是要我聽到一些有的沒的,然後下午的國族討論,其實如果要延伸這一切都是可以連結的‧★,:*:‧\( ̄▽ ̄)/‧:*‧°★*
當然有人不在還是會被提到的遙遠的精神同在的楊老師啊 (ˊ● ω ●ˋ)果然有些人大概是某種典範了吧,一平問問題還順道提了一下,不過那個東西方文化的分類差別點在劉老師的解讀下就是"目的"的差異,大概就是目的性的不同,科學史的過程果然很有趣,但老師也說不單純去區分東西方二元論,簡單的言談中大概也有知識含量真好,當然還順便也了解了原來原生種的概念不是我想像的那樣,又長了一點知識,但是也因為這樣我就出現了疑問,那如果一個東西在A地跟在B地都是原生,但也有可能兩個地方都可以取名嘛!?就是A原生種=B原生種!?...這我又想遠了,但我至少釐清了我說的是"特有種",而且老師也在會後談天中給了一句很棒的話,其實有必要用科學驗證東方的理論嘛!?其實不見得有必要吧!?這似乎也呼應了楊老師說的:不一定每一種學問都需要解答所有的問題,界限與框限有其必要,當然可以打破,但為何要!?果然懂得越少的人可以得到得越多這是一種賺到的感覺,大概就是傻人有傻福的概念🤣🤣🤣
生命中可以有很多遇見,遇見那些老件就是最美好的阿,別人的收藏,我們的看見,但到底那些交織出來的歷史都寫了甚麼故事,網路上可以查到的那其實不貴的東西後來都成為餽贈,當然也是因為收藏不易所以漸漸地也成為不是一種太高貴的藝術品,但我想那跟畫匠以及相關的繪畫內容可能也有極大的關係,因為那時候的歐洲流行的大概已經不是這樣的東西,庶民文化的東西大概也不會變成家中那種值得炫耀的裝飾!!
(PS:通草画,一般以船舶、风景、农业、渔业、制造业、动植物、街头买卖、宗教、巡游等为主题,在一口通商时期为世界展示了中国面貌。)
但這還是連結到昨天跟楊老師討論的議題:到底是不是形塑我們社會文化的力量都屬於某一群人,而想想那群人大概就是過去的菁英,而菁英文化還是延續著,大概也沒有改變太多,只是菁英的來源變得比較廣泛,如果你夠努力夠強你可能就可以變成菁英,至少不是某些種性制度下不可變更的階層差異,至少還有一點自由流動的能力,想想其實現在的我們真的很幸福,可以有這麼多的管道得到那些知識,其實真的只要你願意,大概真的也沒有甚麼不可以!!滿滿的真的很棒,腦子裡籌謀著好想要買通草紙來畫畫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