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留名不留臉
不留名不留臉
文/林玉鳳
連續幾天在電視上看新西蘭基督城恐怖襲擊的新聞,行兇者在事發翌日的法庭審判片段,他的容貌被馬賽克了,覺得很意外。因為一般而言,這種大新聞,傳媒一定會追蹤行兇者的容貌。如果法庭允許拍攝,通常會播出行兇者樣貌的鏡頭,這是新聞界一定會爭取做的。就是美國那些不允許記者旁聽和採訪的法庭,傳媒也會聘請速寫畫家,把審判現場和疑兇等等的模樣記錄下來。這次明明可以拍攝審訊畫面卻又將行兇者馬賽克的做法,非常少見。
翌日再看其他新聞,終於明白了原因:是為了讓行兇者無法在世上留名。原來他在行兇時進行直播,要讓人看到他的容貌,新西蘭政府故意不再讓世人看到他的臉,所以總理阿德恩在事發後發出了這樣的譴責聲明:“他是個恐怖分子。他是個罪犯。但我要說的是:我們不會讓他的名字被世人知道(我們不遂其心願,讓他成為某些人心目中的英雄)。”之後這位總理發表電視演說,她不但不提行兇者的名字,還直接呼籲全世界這樣做:“我懇求大家:要提就提那些喪失生命者的名字,不要提那位奪走別人性命者的名字。”
看到這幾段聲明,才想起這位新西蘭總理還有向臉書(Facebook)等社交媒體開火。有不少評論推測,臉書直播對行兇者有鼓勵作用,也相信這類直播的“英雄”效應,所以要求臉書把襲擊的直播片段刪除。
嗯,世界變了,從前懲罰這些殘殺無辜平民的人,一個重要方法是唾罵,很多人不敢做壞事,就是怕身後被人唾罵。現在,要懲罰一個人,特別是這些極端主義者,這種“不留名不留臉”的策略,才是最有力量的回應。
文: 原載2019年03月21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
圖: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9/03/GettyImages-1130827378-600x4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