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0 17:43:07小鳳

在虛擬的大三巴教堂往外走

在虛擬的大三巴教堂往外走

/林玉鳳

               在臉書看到朋友分享美國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新作《沉默》(Silence)的幾個畫面,是三位神父從電腦虛擬出來的大三巴(聖保祿)教堂走到教堂前地,一邊說話,一邊拾級而下。電影虛擬出來的十七世紀初的澳門,以及大三巴腳下一片廣闊的紅磚瓦頂,非常吸引人,我沒有辦法不買票入場觀賞。

               電影改編自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的同名小說,說的是日本幕府時代天主教遭禁教的一段慘烈歷史,網上有不少影評把電影主題說得很透徹,像這一段:“在馬田史高西斯的重新詮釋之下,加強了‘宗教’與‘信仰’、‘殉道’與‘見證’、‘棄教’與‘救贖’等辯證,使得《沉默》不只是一部以宗教為題材的電影,是闡述脆弱人性與堅強信念的複雜作品。”的確,這是一套引人思考的複雜作品,她的複雜在於電影不是一味的貶低日本頌揚天主教,對棄教為救贖教徒的神父,更多的是憐憫而非鞭撻,所以電影在探討信念的同時,亦有不少關於天主教是否應該在日本這個佛教國度開枝散葉的思考。其實,這也是一個跨文化交流衝突的研究項目。

             那天,我是衝著虛擬的大三巴教堂畫面而進場看戲的,事後才知道,電影其實在台灣取景,模擬出十七世紀初的日本。關於澳門的部分,只有兩位神父從葡萄牙抵澳,在虛擬出來的大三巴教堂和澳門神父對話,以及神父在澳門市區找到來自日本的天主教徒幾個情節。正如很多人所知,當年日本禁教後有一批被迫害的天主教徒最後來到澳門,他們就是後來建築大三巴教堂的主力,大三巴牌坊上的菊花石刻是他們曾經存在的永恆見證。可是,這批天主教徒到澳門後都怎樣了?也是在脆弱人性與堅強信念之間掙扎嗎?我不知道,好像也沒見過有這類題材的文學或電影作品。

              每想到這些,看到別人拍攝這類跟澳門有關卻不以澳門為中心的故事,我都會心生疑問,是不是澳門從來沒有給自己的歷史一個好好的交代呢?我們有太多好故事了,只是一直未曾訴說……

 圖片:http://i.imgur.com/FrgP8g6.jpg

 : 原載2017330日澳門日報「亂世備忘」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