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背後
牌坊背後
文/林玉鳳
我們都習慣了從正面仰望大三巴牌坊,看她的歷史,她的宏偉,她的藝術雕塑,也看她的遊人如鯽。就像大三巴牌坊本來是一個教堂,牌坊是當年的聖保祿教堂的正門立面一樣,多年來,我都覺得這個澳門神級景點有個歷史隱喻,強調澳門有一種門面精神,我們很重視門面,或曰面子,表面上總是風風光光的,但內裡,或底子裡,總有這樣或那樣的不堪言說。
這次同安街發生的旅遊撞向鄰近大廈結構柱的意外,意外發生的報道一出,臉書上已經有朋友將多年來大三巴牌坊背後各區交通意外的報道轉化成憤怒的文字,力證這個區分的交通安排有問題,街道狹窄,車輛多,缺乏停車設施,但為了遷就來澳遊客可以走最少的路,多年來讓那個最接近大三巴門面的小社區,承受與其道路與停車設施不成比例的交通壓力。每日均有數以百計的大型旅遊巴經過和短暫停靠在該區。不少旅遊巴本來就因為政府對環保要求不高,仍在使用比西方國家最低環保標準都要低的規格,加上澳門對停車熄匙從來不怎麼執法,假期裡如果有幸走過停滿旅遊巴落容的高園街,就會切身感受到那種近乎生存在煙囪口的生存狀態。那種非常污染,多年來無有管束無人處理,任由社區居民承擔。然後,再偶然面對因為停車設施不足不當而引發的意外,大三巴牌坊這個門面,也許不至於金玉其外,其背後卻肯定是種種無為而不治。
世遺當然需要保護,要好好的保護,可是在門面背後社區生存的,卻是很多普通的澳門居民。只有非常完善的交通規劃、社區設施和空間佈局,那一帶才能支撐每年超過3000萬人次的遊客,如果這些都做不好,請不要輕易增加旅客,因為承載力,不只要計算牌坊正面的石級,還要考量活在門面背後、那許多住滿了人的橫街窄巷。
文:原載2015年8月11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pic.mastvnet.com/webpic/2016/8/8/2016881470640575257_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