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自由行,但沒有手機拍攝功能
文/林玉鳳
中港矛盾變成「中港糞戰」,在澳門隔岸觀火,開始有點疑問。
首先,不論在街上隨處大小便的人是不是內地的自由行旅客,如果今天仍是手機不能上網也沒有拍照功能的時代,究竟事情會怎樣?我們可不可以想像一下,我們曾經如何面對在街上不守公德的人。
差不多十年前,曾經在氹仔官也街附近看到一位父親帶著的兩個小孩,吃畢大菜糕後隨手把小膠碗和膠匙丟在地上,當時他們身旁就有一個垃圾桶。那天的行人道出奇的乾淨,所以膠碗和膠匙在地上的景象非常突兀。事情就發生在眼前,我看了看膠碗膠匙,又看了看兩位才五、六歲的小朋友,再看看那位若無其事的父親,突然忍不住上前跟小朋友說:「你地唔可以隨街掉垃圾,快D將膠碗和膠匙執番放入垃圾桶。」兩位小童即時面有難色,回頭看著父親。我也跟著他們的目光看著他的父親,他看到我在注視他,第一個反應是破口大罵:「死八婆,我仔掉垃圾,關你X事!」那時不知為何會極度鎮定,還故作禮貌的說:「先生,你這樣會害咗你兩個仔,因為你教壞佢地。」說完又怕被人打,當即後退一步。怎料那位先生突然不耐煩的對著兒子說:「係啦,人地叫你地唔好掉垃圾就唔好啦,執起佢啦!」兩位小朋友當即把膠碗拾起來,我見形勢許可,又加了一句:「仲有匙羮呢!」小朋友又回頭把膠匙拾起來,我看著他們三人把膠碗和膠匙都掉進桶裡,有點沾沾自喜的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我不敢批評今天的網民看到有人在街上隨處大小便時拍照上網的做法,因為我很懷疑如果當年有手機可以拍照上網,自己也會把大菜糕事件的三父子留下的垃圾拍照上網然後譴責一番,甚至加幾句抵死評語「呃Like」。可是,就是因為當年沒有那樣的科技,那樣的文化,我們要改變不守公德的事情,反而會選擇溝通,勤喻又或是正面駁斥。這樣處理,事情雖然也發生在街上,被譴責的人面對的是個人,不是來勢凶凶容易合縱將人標籤的網民集體譴責力量,不是網路和大眾傳媒上的公審,防衛心理少一點,有時會更容易接受意見,更容易作出改變。如果我們的目標是改變,不是譴責,請先當面勸喻甚至協助,都不行了再拍照上網,也許,日後大家上網時,遇上糞戰的機會就能少一點,街上的嘔心事情,也可以慢慢減少。
文:原載2014年5月8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1.bp.blogspot.com/-cHX5TOvoMWA/U2MwasOcjgI/AAAAAAAALZY/tjqzHUDkyFs/s1600/20140428_92082c93de2a1e998eebCpdfwJeaKd48.jpg
<a href='http://www.baileystudents.pw/9.html '>購物包 法國</a>
<a href='http://www.baileystudents.pw/10.html '>水桶包</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