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27 21:53:47小鳳

派錢方程式

 


文/林玉鳳

 

今時今日,該沒有人會公開反對政府派錢的了,而且只有會人反對派得少,幾乎不會有人賺多。

可是,派錢的後遺症,幾乎人盡皆知。遠的是,如果有朝一日賭收減少,庫房縮水,沒錢派的那一任政府,肯定頭痛。近的是,只消幾年,派錢的「止痛」效應迅速降低,不滿政府的,那句「派錢照遊行」叫得越來越響亮,同一時間,派錢仍然可以成為施政焦點,只是,這個焦點,幾乎讓其他一切都模糊了,以往社會對施政報告的討論,起碼可以熱絡一兩周,現在兩三天後大家消化了金額,已經沒有多少人關心了。不討論有什麼不好?如果市民都不關心派錢以外的其他長遠政策,社會對政府的監督力量必然降低,有助政府偷懶,放棄長遠建設,任由制度腐化,最終令收稅要後要行使公權力做好房屋醫療、教育、交通建設等等政府,可以弱化簡化或矮化為一個江湖大佬,收錢後和兄弟「拆掂條數」,然後遠走高飛,無需再負其他建設責任。

如果政府真的是基於財政有大量盈餘希望還富於民,不是一味的將派錢變成止痛藥「掩口費」或刺激政府短期民望的方式,那就該將現金分享變成堂堂正正的還富計劃,每年做好各種社會長遠所需與短期急需的工作後,又有計劃的預留了長遠需要的財政儲備以後,以剩下的財政盈餘為基數,設計一條方程式,將現金分享制度化,根據財政盈餘通帳等等不同因素撥出。以去年政府用在現金分享的約五十億計,同年度的財政盈餘是大約七百億,即政府大概用了百分之七的年度財政盈餘在現金分享上,這個數,其實和最新的通帳數字6.8差不多,也就是說,現金分享的那八九千元,其實只是剛好抵消了一年來的通帳率,那筆錢,充其量只能叫通帳抵消基金,距離「還富」還有一段距離。

只是,那條方程式要如何設定才好?我沒有足夠政府數據去想像,因為時些今日,政府的施政透明度仍然不高,所以,今天我只能用一個願望的方式定義日後的派錢方程式:如果有一天,每個努力工作的澳門人都可以安居樂業,看病放心,下雨不怕水浸,出門不怕塞車或永遠上不到巴士,所有父母都放心把小孩送進本地的學校,像小加珈一樣的小朋友,不用公眾籌款不用跟政府系統搏鬥也可以送外診治到手術成功率最高的美國診治,就是只分得一元,我也心滿意足了!

文:原載20131128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thumbs.dreamstime.com/x/money-car-house-equals-happiness-cartoon-vector-illustration-equation-modern-lifestyle-3212428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