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8-04 00:00:00小鳳

政治冷感的歷史根源

(此文為「澳門。家國」系列之延續,因為之前沒空上載餘下的文章) 文/林玉鳳

  澳門人很長時間被視為政治冷感的,當中最多人歸咎的一個原因是長期的殖民管治。可是,澳門的殖民管治其實沒有勸說、教育或威迫澳門人要政治冷感,它對澳門人的影響,其實是很含蓄。

  上回談及最早出現澳門本土新聞的中文報章是1893年出版的《鏡海叢報》,它的創刊辭有這樣的敘述:“澳門自通商開埠以來三百有餘歲矣,商賈不繁戶宇不闢其故何哉?殆緣於不設日報,貨物漲跌無由先知,禁令更張無由遍悉,耋商裹足而不前耳!當今日報風行,凡屬通商之埠,必有華文日報以通中外之情,以達官民之隱。法之安南、英之港叼、美之金山、中國之天津、上海、武昌、廣州,連年報局繁興,後先爭耀,澳門何獨無焉?” 

  “澳門自通商開埠以來三百有餘歲矣”是根據葡萄牙人的歷史觀定義的澳門歷史沿起,它建構了以葡人東來作為“澳門人”這個集體的歷史記憶起點,這樣的定義,相當於將澳門從中國的整體歷史當中抽離,而且,文中的“法之安南、英之港叼”等等地方與澳門的對比,進一步突顯了澳門的“通商口岸”記憶,在合理化殖民地的同時,進一步弱化了其作為中國的一部分──香山縣的歷史記憶。 

  可是,這樣的敘述,應該不是《鏡海叢報》的負責人故意為之,很大可能是基於其創辦人是土生葡人,加上《鏡海叢報》實際上是葡文版《鏡海叢報》的一個中文版本,上述創刊辭的內容很可能只是反映了當時土生葡人的歷史觀及其對澳門的想像。而且,為了滿足當時華人的訊息需求,當時《鏡海叢報》設有“上諭恭錄”的專欄,經常原文刊出當時的皇帝“上諭”,為讀者建構的是“大清子民”的集體想像。同一時間,《鏡海叢報》也經常報導澳督的去向,葡兵在澳的動向以及澳門本土政府的政策和法例,為讀者建構了澳門由葡人管治的圖像,可以說,“澳門既由葡人管治又由清朝管治”,是當時《鏡海叢報》所定義的澳門

  在這個定義之下,《鏡海叢報》與《蜜蜂華報》的最大不同,是沒有任何直接定義“澳門人”特質的內容,也沒有任何鼓勵公民行為提倡民主自由的內容,該報唯一鼓吹的是發展或振興澳門的商業。這種只說明政治現狀──由中葡共管而不指涉任何公民行為的去政治化操作,雖然沒有直接定義“澳門人”的特質,卻有將“澳門人”的概念模糊地體現為“在中葡兩國之間默默謀生的人群”,這,也許是澳門人政治冷感的一個歷史根源,而這樣的觀念,因為《鏡海叢報》中文版的出現而在百年前開始在華人社區中傳遞

(我們的世代.之三十)

文:原載201092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ykyuen.files.wordpress.com/2012/06/bertolt-brecht.jpg

上一篇:尋找身份的軌跡

下一篇:愛國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