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業興旺
文/林玉鳳
大年初一看到朋友在臉書貼的大三巴牌坊照片,那種人人湧湧的畫面,真的有點盛況空前。多年未見的外地朋友,今年很多都剛好回來渡歲,九十年代中移民往加拿大的朋友說,早知澳門今天這樣興旺,當年就不移民了。
不知道那是不是戲言,聽了卻一直在想,如果朋友當年沒走,今天的他會是什麼模樣。朋友當年離澳時,不是因為家境富裕害怕回歸,而是為了讓嗜賭的母親重過新生活。一家人離鄉別井,投靠當地親戚,朋友在唐人街當了兩年待應,學了點英語,但還是沒有機會上大學。最後上了些專業技能培訓班,考了一個不知是不是叫「電工牌」的執照,可以在當地做裝修時的電工以及替人修理電器。這樣的專業,不會讓人富裕,但生活不成問題,也受人尊重,最重要的是,他的母親在加國不再賭博,一家人住得起有個小花園的獨立屋,媽媽會在花園種瓜種菜,日子算是平靜安穩。
可是,如果他當年留在澳門,他的人生又會如何?他的母親也許仍然嗜賭,他們一家總會終日為錢吵鬧,朋友如果在澳門也是不能上大學,這裡到今天還沒有電工這樣的專業資格讓他考牌,那他還會做裝修嗎?是不是要入行跟師傅做「三行」?抑或最後只有進入他自己受害最深的賭業當荷官才能負擔家庭開支?跟朋友分享了想法,他笑笑的說:「是啊,所以我只是回來渡假探親。」
過去了的人生都沒有如果,只是,這樣一想,就回到澳門式繁榮發展的一個根本問題:社會發展,對個人來就是不是多了機會?所謂的機會,究竟是什麼?如果我們發不發展,年輕人要過上好生活,最好最容易的工作都是進賭場或倚賴賭收支持的政府工,一個社會發展了該有的專業都發展不起來,到今天我們連需要為樓宇結構負責的工程師的專業資格都沒有好好把關,我們的發展還有什麼意義?
十年以後,如果大年初一大三巴還是人頭湧湧,希望那時朋友真的有回流的打算,希望那一天,我們的發展多了底子,不是一業獨大,而是所有專業都有供個人謀出路建事業的好機會。
(賭權開放十年。之八)
文:原載2013年2月14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筆成氣候”專欄
上一篇:更自由的澳門人?
下一篇:當開放專營遇上自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