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的自由
文/林玉鳳
賭權開放十年,有多少東西可以回應當日開放時所設定的目標?這個問題,大家位置不同,很可能有很不一樣的答案。
查看當年自己寫的文章,其中一個最關心的問題是,究竟開放市場最終能否引入競爭,競爭可否改變沉悶的澳門。當年實在太希望看到競爭,因為那個年代,澳門處處壟斷,博彩業如是,電訊如是,還有其他一大堆專營公司,整個澳門,除了銀行,幾乎是稍大一點的行業,也就是人工稍高一點的行業,都是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多數大企業都屬壟斷經營的結果,是在那裡的打工仔,沒有「跳槽」這種自由,又或是很難指望「跳槽」以後可以找到更為薪優的工作。
在這樣的壟斷經濟結構下,澳門有很多怪現象。直接和博彩業相關的,像當年娛樂公司的管理模式:荷官根本沒有任何正式的假期,放假要自己出錢找人「頂更」,員工的底薪極低,長期被鼓勵向賭客當面索取「茶錢」補貼薪金,這些行徑令荷官名聲不好,因為會「搶茶錢」。外人看似薪優的荷官──當年因為僱主只有娛樂公司一家而被稱為「娛職」,居然到政府計劃開放賭權以後,才被公開懷疑是長年低於勞工法的最低標準,到2002年中還出現了「五千多名娛職前往勞工局辦理追討有薪假期補償」的大新聞。為了防些荷官偷籌碼,當年的荷官制服除了不能有任何口袋,男的連腰間皮帶居然都是禁止的。
市場開放後,整個形勢急速改變。荷官可以「跳槽」,不僅他們的工資福利大幅改善,其實整個澳門都曾經跟著一起來了個大變身。外資賭場的新管理模式和新式賭場裝潢曾經令大家津津樂道,澳門人也爭相朝聖,包括到新賭場排長龍吃自助餐。在巴士上會聽自母親驕傲的告訴友人,自己的女兒進了新的博企工作。荷官忽然成為名聲好又薪優的工作,還因此出現過一陣學生棄學等入賭場的潮流。
十年過後,當日美好的事物,後遺症日漸湧現。可是,有了競爭,博企員工總算是受惠了,今年元旦開始澳門賭場要設立吸煙區和非吸煙區,政策雖然仍有很多要改善的地方,在賭場工作的朋友幾乎都說對新例不滿,可是,如果當日沒有開放市場,也許這種博企認為會影響生意額的政策,阻力會大得完全無法推行。博企員工總數多了,可以在不同企業之間流動,公司要留住員工,總得聽他們的話,加上澳門總還是有點民主,博企員工是龐大票源,他們的聲音,不得不聽,也是理由。可是,員工會敢於發聲,不像賭權開放前對一切不合理都習以為常,歸根咎底,還是因為「跳槽」不僅是一種工作的自由,還有向老闆說不的自由。
(賭權開放十年。之二)
文:原載2013年1月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msnbcmedia.msn.com/j/reuters/2012-12-03t104604z_448573599_gf2e8c3032802_rtrmadp_3_macau-revenues.grid-6x3.jpg
上一篇:那雙會說話的拖鞋
下一篇:賭城的人,也會生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