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遊行成為常態
文/林玉鳳
今年「十一」國慶日的遊行,警方公佈參與人數近二千人,破了回歸以來的記錄。除了數字,澳門人對遊行不再愕然,不再視遊行為攪事而大事抨擊的反應,也該算是破紀錄的。不過,反應不好量化,說這是出乎意料,可能更恰當。
論回歸以來澳門社會對遊行的反應,明顯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以以2000年失業工人的「五一」勞動節遊行為起點,那是澳門回歸後第一個為了表達訴求而上街的遊行,記得當年遊行後,也許是因為失業工人隊伍和警察對峙時的衡突場面影響,也可能因為社會普遍仍不接受以遊行表達訴求,覺得會影響澳門這個以旅遊業為生的城市的和諧形象,社會上更多的是認為遊行過激的言論,也有人直接指認遊行是政治陰謀,關注失業工人訴求的聲音反而最少。記得當年有人在噴水池發起簽名運動支持示威者,現場冷冷清清的,回家後特意寫了一篇叫「遊行是平常事」的文章,希望說明遊行本身是公民權利,訴求是否成立可以另議,但社會對行使公民權利的人應要有足夠的包容。
那以後的幾年,遊行不多,社會也不見得明顯接受這種表達方法。到了2007年的「五一」遊行,因為歐文龍案的影響,加上博彩業開放後的負面問題逐一浮現,遊行的參加者,除了「家團」和工人,還多了教師社工等等被視為中產階層的非遊行常客。那年的遊行出了「抽水哥向天開槍」事件,秩序混亂,警方和遊行隊伍間衝突不斷。事後不少傳統社團登報譴責遊行人士破壞社會和諧,民意卻明顯逆轉,支持以遊行表達訴求的聲音反而更突出,此後的「五一」之外,「十一」和12月20日的回歸紀念日也開始有人上街。到了今年,遊行的訴求多種多樣,爭取鏡頭的方式也日見創新,卻完全聽不到批評遊行人士破壞社會和諧的聲音。遊行好像已經成為澳門人能接受的表達訴求方式,成為政治生活的常態了。只是,當遊行成為常態,不一定是我們的權利增大了,而是我們的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了。
文:原載二○一二年十月五日《力報》
圖:http://images.epochtw.com/20091222/a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