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種年輕的人生
文/林玉鳳
華人社會有一種並非在運動場上的競爭,大家在鬥的其實一直是速度。如果人人都廿二歲大學畢業,你二十歲就拿到學位,很容易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就是不能比別人快,至少也要跟別人一樣,所以留級這種事情會讓小朋友自尊心受挫。可是,如果不想中學大學工作結婚生子一條龍,中間容不下半點落後於別人步伐的人生,我們到底可以有什麼可喜的選擇?
劍橋大學有一個在英國算是流行的科系,叫做「發展研究」(DevelopmentStudies)。發展研究在九十年代才開始在英國的大學流行起來,通常是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內容是跨學科的,但以社會科學和經濟學的內容為主。在書院裡認識了一群唸發展研究的學生,他們都有類似Alex的故事。
Alex跟我們很多人一樣,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非洲和南美洲的小童捱餓的新聞或慈善組織的廣告,他不能明白為什麼有些跟自己一樣大的小孩沒辦法吃得飽,覺得世界很不公道,漸漸的建立了長大後為這些地方的人服務的志向。於是,大學讀土木工程的他,畢業一年取得工程師資格以後,立即跑到中美洲小國伯利茲(Belize)做義工,協助當地人建學校。經過三個月的努力,他決定離開回英國繼續工作,理由是他發現自己的知識與技能,還不足以助人。
在私人建築公司工作六年以後,他覺得自己有足夠能力了,於是加入一個專門協助第三世界國家建學校等慈善建築項目的非政府組織。首三個月,他自費前往哥斯達尼加協助建學校,在叢林與河流之間尋找合適的建材,然後和同伴用木伐來回運送總量以噸計的木材,學校的圖則設計以及力學計算,由在倫敦提供志願服務的工程師和建築師算好,他在當地負責質量監控的同時,與同伴和當地人一起,一木一柱的把學校搭起來。之後,他參加了海地的災後重建計劃,一邊學習跟不信任外國人的海地人溝通,一邊著手重建被地震破壞的學校,一邊在做一種他叫做能力建設(Capacity Building)的工作,也就是將他自己的知識與技能轉化給當地人。在海地一待就十個月,前後用了超過一年的時間在發展中國家義務工作──是真的沒有工資,最多只提供食宿的那種義務工作。
在哥斯達尼加與當地人一起建學校
為什麼要中斷自己的事業少賺一年工資去助人?「不覺得那是中斷啊,休息一下也很好,豐富了人生體驗,也明白了要真的協助發展中國家,該要做什麼和怎麼做。而且,我們的上一代曾經是殖民者,現在第三國家這麼困難,一定是我們曾經做錯了什麼。我們這一代,該去補償的。」我不知道他們這一代肩負補償責任對不對,只知道,三十歲前以完成小時候立下的助人志願為目標的年輕人生,真的豐盛悅人。
(劍橋瑣記。之二十五)
原載2012年7月12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筆成氣候”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