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是媒體
文/林玉鳳
如果你在客廳裡做的是評論時政,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寫成新聞或評論,透過個人的接觸渠道,利用證據指證某些大型的傳統媒體報導失實,把一些公眾人物在公開場合說的謊言拆穿,又或是將自己在某一方面的研究寫成文章,放在自己的博客上與人分享,這些你原來以為像客廳對話一樣很小眾的言論,經由互聯網接上世界各地的讀者眼球,首先出現的,是一個人人嚮往的新世界──“感謝網際網路,讓媒體集團無法再壟斷新聞。新興的草根新聞記者掌握住發球權。即時把新聞播送給全球閱聽大眾已經成為可能。有了筆記型電腦、手機,以及數位相機,讀者搖身一變成為記者,他們改變新聞的形式,從演說形式變成對話形式。”
這是2004年美國出版一本很重要的著作中文譯本出版時書店的介紹。這本書叫《草根媒體》,作者是美國知名報紙專欄作家兼網誌作者丹‧吉摩爾(DanGillmor)。書的英文原名叫“We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直譯其實是“我們就是媒體:源自人民、為了人民的草根新聞學”。書中介紹了好幾個後來都享有盛名的網誌作者,如何透過個人網誌(Blog)、網際網路聊天室或我們稱的討論區,以及群發的電子郵件,一方面生產新聞,一方面生產意見,最終讓作者由平民百姓變得在公眾輿論中變得舉足輕重的故事。
當年《草根媒體》的出版,在英美國家和華人世界都曾引起轟動,讓大家驚見互聯網這種平民可以無限利用和參與的新媒體,原來有顛覆傳統傳媒的巨大潛。像書中提到的伊拉克人柴亞德(Zeyad),他的“拯救伊拉克”(Healing Iraq)網誌,就因為搶先在國際媒體集團之前報導了獨家新聞,成為想瞭解被佔領的伊拉克所的一個重要渠道。類似的故事,在這本書出版以後,其實還有更多。所有這些受人尊敬的網誌作者、網民記者加起來所描述的,就是人人都可以是記者,人人都可以參與公共輿論的建構與導向的互聯網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人民的力量,因為互聯網,比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都要大。
此時,不少政治學者和傳播學者認為、期待或預言,在很多地方,真正的公民社會和公共空間,將首先見於互聯網,而令世界進入一個令人振奮的民主時代。可是,為什麼在同一時間,要求監管網上言行的聲音也在壯大?
(自由的構成.之九)
原載2008年12月18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林老師,隨著科技進步,互聯網使用越來越普及,其互動性交流可謂排山倒海,不論好的壞的資訊及言論一概照單全收。隱藏身份的人上線肆意大發議論比比皆是,共同遵守遊戲規則很重要,而互相尊重人格及保持修養的批評也足以考驗每個上線的人的能耐,互聯賽相關論壇作為公眾談討的載體,版主及監管者有必要做更多工作以功能規限及識別言行不良的份子,以正視聽,好讓互聯網相關論壇能健康地發展下去,而非登出一堆無聊謾罵及垃圾訊息,嚇跑真正想在此處增長見聞的有心人士。
匿名:
明白了,是我敏感啦,不好意思!
可是,這是新聞價值觀的問題,也是學新聞的人,在現實環境中必須要面對的事情。不要賭氣,有些改變,只有持續努力,才有可能看到成果。
飛腳兄:
是的,一個平台到最後是什麼樣子的,真的與用的人有關,我們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