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27 09:08:52小鳳

填志願

圖片來源:新浪網


文/林玉鳳

  每次看到有人在志願欄上把填下去的文字改來改去,總忍不住要問一句:“你的志願是拿來填表用的,還是為奮鬥用的?”

  不知道小時候作文的“我的志願”有多少是大家的真心想法,只知道長大以後,很多人都愛用調侃的口吻,說自己小時候曾經有什麼志願,然後來一副當年“實在太天真,居然以此為志願”的表情,好像小時候的志願,總是說不得真。可是,什麼時候立下的志願才可以當真?

  之所以有這樣的困惑,還是因為每年的這個時候,都要面對那一張又一張的大學入學申請表。自己工作的大學,同學總共有兩次填報志願的機會,第一次是提交申請表的時候,第二次是入學考試成績公佈以後,也就是學生知道自己的分數足夠申請報讀哪些專業以後。兩次都給大家填報第一和第二志願,也就是說,如果有人喜歡,總共可以填報四個不同的志願。

  每年總會發現,有些同學是志願堅定派,只要入學考試成績達標,兩次填報的第一和第二志願都是一樣的。有些人是為勢所迫派,因為分數達不到原來報讀專業的入學要求,所以在得知成績後填報的會跟之前的不一樣。有些是聰明的權衡派,因為得分僅僅超過分數線的最低標準,所以會改報收生分數低一點的學科以確保被錄取。最後一種人最令人摸不著頭腦,他們原來報讀的都達標了,分數可能還遠遠超出要求,可是,再確認專業的時候卻把原來的兩個志願專業都改掉,有時還會改成跟之前風馬牛不相及的學科。從第一次填表到第二次填表之間只有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為什麼志願可以變得這麼厲害?

  第一次聽到填報大學志願學科的故事,是初中的時候。那時學校請當年考上北京大學電腦系的師兄分享他的成功經驗。那是二十年多前的事情,沒有保送制度,能考上北大是天大的光榮。記得當年謙虛的師兄說,他考上是因為自己意志堅定,在可供填報第一第三和第三志願的欄目上,都寫上北京大學計算機系(也就是電腦系)。後來,他在美國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以後,就因為成就過人,被延聘到著名的研究所工作。

  所以,我一直相信的是,他的意堅定不是填報志願的策略,他的志願,是用來追求的,不是填表用的。

原載2007年6月20日《市民日報》“教學雜果冰”專欄


小鳳 2007-09-05 08:22:27

“如果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真有這麼重要?那澳門人不知是太幸福還是太不幸了?!

凱倫 2007-08-09 20:44:37

經歷過中國的高考,才知道,原來填自願的學問很大很深.不光是因爲理想,也不光是為了進好的名牌大學.填自願反正不是一個輕鬆的活.在某种程度上,自願填得好與否,將直接決定高考的成敗,也將直接牽連人生第一大步的成敗.我想,經歷過高考的人,有時候會感覺到填自願難,不只是因爲難於上青天,更是因爲這幾筆幾個的自願比高考本身的難度大無窮倍.不過,如今回過頭來看待的心情,理解明白了很多人常說的那句,中國大陸人,如果沒有經歷過高考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

小鳳 2007-07-08 18:16:47

小風:
讀了你的志願文,原來報讀台灣大學有這樣的事情,笑死我啦!嗯,你的志願最後不就如償了嗎?“好好的感受一下生而為人應有的自由與快樂”,我也應該有這樣的一個志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