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1 20:51:40小鳳

戰狼的仗,打了二千五百年

圖片出處: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b/9/96/Jacques-Louis_David_004.jpg/800px-Jacques-Louis_David_004.jpg



文/林玉鳳


  電影《戰狼三百》上映,說波斯和希臘在公元前五百年的戰爭。像多數以歷史為題材的作品一樣,《戰狼三百》也引起了爭議,據說是波斯文化最重要繼承者的伊朗,政府高調抗議電影醜化了波斯文化,爭論沒完沒了。

  為什麼歷史總是特別容易引起爭議?除了觀點與角度以外,還有別的原因嗎?最近《經濟學人》做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專題,叫“學習過去──在歷史沒有缺席的地方”(Learning about the past──Where history isn’t bunk)。專題將東西方多個國家的歷史教育做了比較,有意思的是,這個比較不僅是橫向的,還有縱向的成份,包括回顧了多個國家對待歷史教科書內容的思維轉變,因為那是一個國家或她的精英如何看待自己的證明。

  專題中特別提到愛爾蘭,因為“許多國家都用欣賞的眼光看着愛爾蘭”。原來,五十年前,愛爾蘭的歷史教科書只會強調兩件事:被英國統治和壓迫了750年,然後是1916年愛爾蘭爆發民族獨立運動及其後步向獨立繁榮的進程。對於1922至1923年的內戰隻字不提。半個世紀以後,教科書除了直接提及內戰,居然還將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成千上萬愛爾蘭人曾經響應以往被認為是宗教仇敵的英國的號召而參戰的歷史。

  《經濟學人》分析這種變化的根源有三,一是愛爾蘭人對過往的歷史教學只籠統敘述北愛爾蘭引起的衝突覺得憂慮,其次是天主教會不再融合愛國情緒作其宣傳策略。最重要的是,越來越多愛爾蘭人認為根本不需要將粗糙的理念灌輸給年輕一代,特別是那些會激發暴力衝突的觀念。愛爾蘭人有這樣的感悟,因為一個富有、自信、更加國際化的國家已經崛起。
是的,面對自己的全部過去,需要的是自信。國家與集體均由人組成,所以一個國家或一個集體的性格,都像人。人的自信可以是天生的,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良好條件造就的,像富強。所以,不是所有國家與集體都能在歷史或曰公民的集體記憶中取得如何教育下一代的共識。明乎此,看到孫中山的大銅像在台灣被移走,就不需要過於擔憂,因為歷史有爭議,還是因為我們沒有寬容對待過去的自信。戰狼的仗其實打了二千五百年,因為,經過那許多年,歷史還沒有教懂我們的多數,該如何坦然面對過去。


(《經濟學人》原文出處:http://www.economist.com/world/international/displaystory.cfm?story_id=8857329

原載2007年3月28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Bensin 2007-05-11 19:40:11

我的看法是只有在有足夠利益的驅使下才會發動戰爭,縱觀社會歷史都是如此。如果想讓世界真正的和平,只能出現數個實力比較均等的集團,在兩伊問題上,如果中國與俄羅斯能與美國抗衡,戰爭可以避免。

小鳳 2007-05-11 09:38:30

Bensin:
“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過”,所以我們才在追求公平,而不是強化不公平的狀況啊!你的戰爭想法,我真的不能贊同!

Bensin 2007-05-09 23:31:15

如果管治者只將矛盾都輸送給下一代,我們就不能指望世界可以和平了!
世界根本就不可能和平,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如果我是美國總統,也一樣會發動戰爭.世界本來就沒有公平過。